叮铃铃……下午4点,清脆的放学铃声响起,合肥经开实验自贸区学校小学部里欢声笑语,到处洋溢着朝气与活力。
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放心作业班的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写着作业;机器人编程课上,大家聚精会神组装着手中的零部件;绿茵操场上,少年们尽情地挥洒着汗水……下午“三点半课堂”,每个孩子都能各得其乐。
“娃娃们赶上了好时代。”今年70岁的“老校长”朱政杰感叹道,几十年前谁能想到现在的校园生活如此丰富多彩。
看着眼前的一切,“老校长”的思绪飞回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上学那会,是土房子里砌着泥桌子、泥板凳,我们自己也是泥孩子。”朱政杰说,“夏天一流汗,土做的桌子泥巴沾一身。”
时光飞逝,朱政杰踏上了工作岗位,进入了曾经就读的这所小学——“四十井小学”任教。在他的记忆里,“一支粉笔一本书”就是课堂的全部。“大家都是‘全科’老师,一人身兼多职。”朱政杰感慨万千,“那时也没人会唱歌、画画,更别提教孩子音乐、美术。”
由于区划调整,昔日的四十井乡划入合肥经开区临湖社区,“临湖小学”应运而生。崭新的教学楼、功能齐备的教学设施,丰富多彩的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投入的加大,学校的变化翻天覆地。2014年退休后,朱政杰一直关注着学校的发展变化,并深深为之自豪。“素质教育之下,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的‘啦啦操’、‘戏曲苑’、机器人等社团在全国及省市级比赛都拿过大奖。”
今年,临湖小学又迎来新一轮大发展。为解决居民“就近上学”问题,3月1日,临湖小学与地理位置接近的合肥市第七十二中学合并重组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合肥经开实验自贸区学校正式揭牌。据合肥经开实验学校总校长阮厚广介绍,自贸区学校成立后,将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办学品位,办老百姓满意的学校。
办好家门口学校,让孩子有学上、上好学。如今,校地深度融合正在临湖社区如火如荼开展。“‘临湖3+儿童青少年成长社’去年底启动,为家长们构建了一个共学共进的平台。”临湖社区祥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杜海燕介绍说,通过居委会+小学+社会组织的模式,整合资源,携手为孩子们打造心灵的港湾。“目前,社区家长儿童参与积极性很高,已吸引100多人加入。”
“把每一位学生都放在心上。”当前,合肥经开区加快深化教育改革,借助实施“外部引优、内部提升”发展战略,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质量改造提升工程,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持续提高。
·范仁昌 本报记者 王蔚蔚·
新闻推荐
合肥龙河路改造项目砸下第一锤 未来将融入“科大硅谷”建设,打造文化特色街区
龙河路美食一条街承载了很多老合肥人的记忆。4月15日,随着挖掘机进场,龙河路改造项目正式启动,当天共拆除48间违法建设,共计5...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