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何方多浪漫 此处最逍遥”。4月17日上午,正进行闭园改造的逍遥津公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12位省市诗词、楹联专家,受邀为公园内11座亭台、5处场馆著联,通过一副副别出心裁的楹联,讲述逍遥津的历史故事。
“何方多浪漫 此处最逍遥”“引伴弄舟非觅渡 孑身踏月为敲诗。”现场,大咖们在逍遥津公园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参观了逍遥阁、飞骑桥等多个园内经典景点,围绕三国文化,集思广益为亭台楼阁创作楹联。
“这里原来叫牡丹亭,但考虑到景观设计现在种上了杜鹃,故而此次也希望各位专家能够重新命名。”在靠近逍遥津公园西门的一处老亭子前,楹联爱好者们展开了讨论。“叫牡丹亭或杜鹃厅都不合适,四周景物不停更迭,最重要的还是能表达亭子本身的特点。”
在随后的张辽亭、望桓亭等多处景点,专家们纷纷驻足记录,拍照取景便于后期共同讨论,为亭台取上最适宜的名字。
“逍遥津公园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发展,绝对是合肥一张厚重的历史文化名片。”安徽省楹联学会副会长陈频在逍遥津公园附近生活了半个多世纪,提起逍遥津对合肥人的意义,他表示,这里不仅是城市的共同记忆,更是珍贵的文化宝藏。“写楹联不仅是对建筑周边景色的描绘,更是对历史文化的浓缩和提炼,要能够在短短两句话中就体会到背后的精神风貌。”
为了更好地为逍遥津公园创作楹联,陈频与工作人员一同为其他专家介绍了许多逍遥津背后的历史故事,“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在充分了解公园文化内涵和景色特质后,再进行深入创作。计划需要一周的时间,有大家各自认领感兴趣、有创意的景点进行楹联撰写。”
合肥市楹联学会会长张家安表示,楹联题写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物本身的面积、结构、高度,同时要给书法家创作留出空间,需要建设方、楹联专家、书法家多方面共同协商。逍遥津公园方则表示,此次邀请楹联专家前来现场采风,也是希望能够结合逍遥津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三国历史,为此次逍遥津公园提神改造建设充盈文化魅力。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皞乾
新闻推荐
本报讯在第26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联合安徽向日葵公益助学服务中心走进六安市金安区孙岗镇许小...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