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邻居”微公益创投项目开展。
近期,在安徽省暨合肥市2021年社会工作主题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上,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获批合肥市第二批“五社联动”示范点。
紧随社区治理发展方向,蜀山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共建共治共享”的基本原则,以服务群众为目的、解决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五社联动”基层治理模式,促进资源在基层整合、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拓展。
强化党建引领,提升五社向心力
根据相继出台的《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党建领航小区治理“五好”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五社联动”实施方案》《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微公益创投活动实施方案》,蜀山经济开发区重点打造各社区4个试点小区特色亮点项目,召开了2次现场观摩会,吸引了全区社区书记培训班的学员到西城山水居“五好”小区建设样本点考察。深入贯彻蜀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抓总、各社区党委抓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切实将责任压实压细。
搭建商居平台,小积分链接大公益
依托蜀山经济开发区“智慧园区”建设,搭建“商居联盟”公益平台,链接辖区企业、商户、居民、志愿者资源,通过志愿服务“小积分”,不断调动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引导鼓励全民参与志愿服务,解决城市管理“大问题”,形成人人参与志愿服务、人人都是受益者的良好社区氛围。目前,商居联盟平台已带动尚品生鲜超市等30余家企业、商户入驻,居民志愿者80余人注册参与。
凝聚社会力量 提升救助服务“温度”
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服务,蜀山经济开发区打造“梦圆蜀经开”特色社会救助品牌项目,凝聚辖区企业、商户等公益慈善资源,建立社会救助信息库,包含服务救助、资金救助、政策救助、物质救助四大类,推动社会救助由传统单一的物质救助向物质保障、生活帮扶、精神慰藉、心理疏导、能力提升转变,重点面向低保、残疾人等特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提供微心愿认领、结对帮扶、心理疏导、再就业援助等服务,也为企业实现社会责任搭建平台,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截至2020年,该项目已连续举办三年,98家企事业单位,募集62.44万元善款,为102名困难群众提供救助,救助总额达24.55万元。
微创投项目突破,点亮公益梦想
“一直想发挥一下自己的特长,为身边的孩子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今年开发区‘你好,邻里’微创投项目帮助我实现了梦想。”近日,蜀山经济开发区微创投项目中海陶艺坊负责人告诉记者,“陶艺是我的一技之长,我愿意为孩子们免费做培训,但是活动场所、一些基本材料以及1-2名志愿服务人员,是开班必备的条件,微创投项目为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目前,在社工的指导帮助下,中海陶艺坊吸引了众多业主参与。
今年以来,蜀山经济开发区充分整合优质社会资源,与安徽乐邦慈善基金会共同成立“微公益创投专项基金”,开展“你好,邻里”微公益创投项目,孵化和培育居民骨干和社区社会组织,做小做精参与试点,让原本“自娱自乐”的社区居民在专业社会组织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通过志愿服务,满足辖区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同时实现自身专业能力提升,为开发区推进“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提供了有益探索。
打造智库平台,为基层治理聚智赋能
发掘社区治理创新案例,培养基层治理人才队伍,提升基层治理实务能力,蜀山经济开发区社会治理学院成立一年以来,对社区工作者、社区骨干、热心居民以及其他为民服务人员开展每月培训,培训人次近千人,努力打造社区治理创新的智库平台、文化文明建设的宣讲平台、社区健康生活的服务平台。同时,采用社会化、专业化、智能化运营模式,蜀山经济开发区社区治理学院积极引入从事社区治理、社区教育的专业社会组织负责建设运营工作,组建专业化团队,采用信息化手段,与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区学校等各类教育主体合作,提升社区治理、社区教育的成效。
持续强化“五社联动”工作模式,蜀山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专业人才为依托、以社区志愿者为补充、以社区基金为支撑的“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机制作用,积极打造多方参与、互助友爱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晨报记者 张琳琳 文/摄 通讯员 路璐 季云冈
新闻推荐
4月19日,老师在“森林小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述地球的板块构造。当日,合肥市包河区滨湖城管办联合合肥市师范附属第二小...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