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7日下午,由蜀山区文化馆、蜀山经济开发区社会事务局主办,合肥市振兴路幼儿园承办的“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幼儿园音乐厅,现场为孩子们展示了包括葫芦雕刻、刘氏面塑、糖画在内的4项非遗作品及制作过程,让幼儿与非遗项目“零距离”接触,直观感受非遗技艺,了解非遗文化,增强对非遗的认识。
活动开始,老师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结合PPT,为孩子们讲解非遗的含义、来源、类型等,接着由非遗传承人展示葫芦雕刻和传统风筝作品,在视觉上感知到非遗的魅力后,就到了孩子们最喜欢的项目——面塑和糖画了。只见小小的面团在老师的手中通过揉、搓、挤、压、团等技巧,瞬间一个个可爱的小动物就出现了,再看糖画老师,手中装满糖汁的小勺子,仿佛被赋予了魔法,在面前的板子上轻轻浇铸造型,很快一个神气活现的人物就出现了,老师把做出来的糖画送给了孩子们,大家却不舍得尝一口,生怕弄坏了他的眼睛或耳朵。
据工作人员介绍,随着电子产品的盛行,很多孩子甚至家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比较薄弱,今年以来,蜀山经济开发区以文化站为阵地,开设民族舞、传统剪纸等免费公益课程,惠及群众280余人次,开展“戏曲进校园”、“书法进社区”等活动,参与群众500余人,此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希望引导幼儿认识非遗,体会非遗制作的乐趣,进而为未来非遗的传承播下“种子”。
晨报记者 张琳琳
通讯员 季云冈 路璐 周静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发布《合肥市新建商品房楼盘表管理办法》。今后,合肥市将通过楼盘表对房屋交易与产...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