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运动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过,有些人在刚开始运动时没有把握好量,急于求成,反而欲速则不达。近日安医大四附院收治的一位病人的遭遇,就给过度运动提了个醒。
先走了2万步,又来训练100米短跑,“运动新手”小海(化名)当场晕倒,近日因“下肢肌痛、行走困难伴尿色加深”到该院就诊,被确诊为横纹肌溶解并引发急性肾衰。5月11日,记者从该院了解到,经过住院治疗目前小海已经康复。
原来,20岁的小海是一名合肥的大学生,平时不经常运动,4月25日,训练过程中小海晕倒在地,送校医院后休息好转,未引起重视,次日出现全身肌肉酸胀、尿少、小便呈酱油色。27日凌晨,小海在同学陪伴下来到安医大四附院就诊。
当晚急诊医生给他作了一些相关的化验,结果发现血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均明显升高。尿常规检查,尿隐血3个+,尿蛋白4个+。医生分析原因,初步诊断为横纹肌溶解并引发急性肾衰。
据介绍,患者入住肾内科后,持续性无尿,血肌酸激酶最高达260000u/L,比正常值的上限高了800多倍,肌红蛋白持续大于2000u/L,远远超出正常上限的30多倍,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在补液、利尿、碱化尿液的基础上,立即进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
经过血液净化治疗后,小海的血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明显下降(5月10日检测血肌酸激酶560u/L,肌红蛋白665ng/mL)。在该院血液净化中心和肾类风湿科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小海从持续无尿到尿量达1100mL/日,这意味着他的肾功能在恢复,小海父母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到底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症?该院血液中心专家张璟介绍,横纹肌大多是负责运动的肌肉。横纹肌溶解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物理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改变,肌细胞内容物及毒物溶解释放进入血液循环,严重时可伴有急性肾衰竭及代谢紊乱,危及生命。
“总体来看,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非常复杂,与过度运动、挤压伤、高热、某些药物或毒物、自身免疫病或缺血、代谢紊乱疾病、感染、遗传因素等都有关联。”张璟说,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患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多见于平常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较弱,或在身体不适情况下进行短时间高强度的剧烈运动者。为此,张璟提醒,在疲劳状态、生病或需静养休息时,切不可高强度运动;平时运动时,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采取适合的运动方式。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唐萌 通讯员 丁玉荣 夏园园 靳艳艳 付艳)
新闻推荐
记忆中,那条水牛存在过不是一天,也绝不是一年大约是爷爷的一辈子爷爷吸一口烟就说一句:“是条好牛儿”从牛犊开始,一直到它躺...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