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从合肥市水务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完成全市淠史杭、驷马山两大灌区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工程建设任务;岱山、庄墓等7处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累计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5万亩。下一步将多措并举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监管,让农村居民喝上放心水。
全市水土保持流失面积连年下降
“十三五”期间,全市协同推进完成了淠史杭、驷马山两大灌区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工程建设任务;高质量完成了岱山、庄墓、城南站等7处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完成投资9700万元,累计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5万亩。至2020年底,全市已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中型灌区14处,累计已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中型灌区面积65.23万亩。
创造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公益岗位,就地聘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推动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截至目前,全市共发展各类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组织1270个,管理人员5662人,管理面积393万亩,年筹集管护经费达6000万元以上,累计发放“两证一书”(工程所有权证、使用权证和管护责任书)16.15万份。
2017年以来,水土保持工作纳入政府目标一类考核。五年来,共完成方案审批170个,出台《合肥市区域水土保持评估实施细则(试行)》。“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50余处生态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2亿多元,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平方公里,预防保护面积100平方公里。“十三五”期间,全市水土保持流失面积连年下降,完成部省审批大型生产建设项目监督检查330余次,实现市批项目监督检查全覆盖;完成部、省两级遥感监管水土保持疑似违规项目核查1800处,落实违规项目整改350处。
公开水质检测 畅通反映渠道
下一步,合肥市将多措并举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监管。记者从合肥市水务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全市农村供水投诉举报问题共13个,主要集中在水质、供水保证率、未通自来水等方面。市水务局督导各地深入分析查找原因,限时完成整改,并定期更新台账,保持“动态清零”。
为加强水质监管,确保饮水水质达标,各地严格落实规模水厂水质日检9项制度。县级水质检测中心按规定取样检测,主管部门加强多渠道水质检测成果对比分析,水质检测情况要适时向群众公开。市级加大暗访、抽查力度,发现重大水质问题,将严肃追责问责。
各地加强供水服务卡发放,实现供水户全覆盖,以及通过微信、网站、媒体推广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及时反映问题,畅通反映渠道。供水单位和管理部门接到问题反映后,要第一时间响应,安排人员上门帮助解决,保障正常供水,同时做好群众解释工作,提高服务满意度。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皞乾 通讯员 刘华亮)
新闻推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讲的就是父母无私的爱。借这次习作的机会,我想好好地感谢一番我的父亲我的父亲经常笑眯眯...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