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保柱
0.1mm,是盛保柱设计出的夹具所能严格控制的车门包边厚度误差;4个月起早贪黑,是盛保柱团队为实现前风窗玻璃自动化所做的努力;团队花费3个月时间攻关花纹板自动焊接专机设备,节约成本20多万元……一次次地改良创新,一次次地突破自我。在江汽集团轻型商用车制造公司冲焊厂技能大师盛保柱看来,要想成为一名好工匠,必须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同时具备创新精神。
二十五载初心不改
盛保柱被工友们亲切地称为“盛大师”或者“保柱大师”。在一线工人的眼中,盛保柱确实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而这些成果离不开盛保柱多年来的“历练”。
从一名初入工厂的青涩小伙,成长为技能大师,有何窍门?盛保柱坦言,没有捷径,用工匠精神去干每一件事,“首先得益于公司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其次,老一辈师傅们不怕苦、不怕累,对工作执着、专注的态度,对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这是我热爱、喜欢的职业,能为工友减轻劳动强度,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年过不惑,身边不少同时期的工友选择了转岗从事管理,但盛保柱却选择留在一线,留在了坚守25载的岗位。在外人眼里,这样的执着有些“吃亏”,他反而觉得自己找到了工作的快乐。
专业学习永无止境
入行25年,盛保柱坚持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作为创新研发的基础。智能化工厂的机器语言发生了变化,他就学习最新的工具方法,用智能机械听得懂的话,与它们打交道。
2014年,由盛保柱领衔开展的《轻卡车门全自动包边夹具的设计制作》项目成功实施,填补了行业内此项空白。
2016年,他通过观测、模拟前风窗岗位员工的每一个搬运动作,设计制作了前风窗玻璃气动安装机械臂。该款机械臂不仅疏通了生产线瓶颈,还使得生产线单台生产周期缩短了39秒,同时减少一名操作工。“该项技术填补了公司机械臂制造方面的空白,得到公司大力推广及延伸。”盛保柱还积极参与汽车生产流程改善创新活动,主持冲焊一体化的设计、制作,有效地将模具、夹具进行了联合开发,形成了冲焊一体化综合学科,此技术为江汽集团首例。
2020年5月,合肥同大江淮汽车车身有限公司因为原厂厢产量的不断提升,无法满足花纹板地板拼焊日产60台产能要求。为提升产能,满足生产产量需求,盛保柱和团队耗时3个月,自主研制设计了一台花纹板专机设备。
这颗精益求精的初心,为江汽集团高质量发展之路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组建工作室潜心育人才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让“新兵”尽快转变身份,适应工作,早日形成有生力量,2014年江汽集团公司成立了“盛保柱工模具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同年12月被安徽省总工会授予“职工创新工作室”。
盛保柱以工作室为平台,结合传统的师徒传帮带,通过机制建设和方法创新,建立一套完整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近三年来,大师及工作室成员共组织各类技能培训30余次,累计受培员工超过300人,有效提高了一线员工的技能水平。
“做这行,不能纸上谈兵,学习理论基础上一定要在实践中锻炼,要能埋头苦干。”在工作室的墙面上,盛保柱为每个徒弟“量身定制”了成长规划和目标,将自己所学毫无保留地予以传授和分享。
学员培养成果显著,工作室多名徒弟斩获各类荣誉称号。2018年,徒弟臧悦获得合肥市钳工竞赛三等奖,荣获“合肥市金牌职工”称号,“师傅虽在工作上很严格,但也时常关心我们的生活,既是严师也是益友。”
面对荣誉和成绩,他从容面对;面对未来和希望,他成竹在胸。在钳工一线岗位上,他一直坚守,从未退却。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周洪/文 高博/摄
新闻推荐
4月15日,合肥一中“铁军”年级部把一群会好奇蕨类如何生长、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如何遍历、看不见的纳米世界有怎样的繁奥与...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