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到2023年,合肥市“城市大脑”基本建成,基础设施和智慧中枢支撑更加夯实,一个大脑赋能、一张网络治城、一对码(卡)通域、一套端口服务”全面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加强。昨日,记者从市数据资源局了解到,《合肥市“城市大脑”建设方案(2021-2023年)》(以下简称《方案》)近日印发,对“城市大脑”怎么建,给出了明确答案。
《方案》规定,合肥市“城市大脑”将按照“1+3+4+N”原则建设,即:构建1个市级大脑,夯实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3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据中台、智慧中台、业务中台、时空中台等4大城市中台,深化城市管理、城市安全、应急指挥、交通出行、生态环保、市场监管、社会保障、社区治理、农业和农村治理等20个领域100项左右智慧场景建设应用。
“完整提出‘城市大脑’智慧应用的领域和场景,明确了‘急用先建、实用优先’的建设原则。”市数据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建设数据中台、智慧中台、业务中台基础上,合肥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时空中台,整合城市地理信息,建设城市统一标准地址,提供统一的地图图层、标准地址等服务接口。
2017年,合肥正式启动“城市大脑”建设,按“高标准、严要求、接地气、可操作”的原则规划和分步建设。截至目前,“云、网、端”基础支撑进一步夯实,海量城市运行数据进一步汇聚,交通超脑、天网工程、智慧社区、数字城管等一系列重点领域建设相继应用,已形成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发展格局,合肥市“城市大脑”已经深度影响并将持续改变人们的生活。“十四五”期间,合肥将深化“城市大脑”在各领域的应用,为合肥市打造“具有国内比较优势的数字经济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罗卿 记者 苏龙鹏)
新闻推荐
为配合双凤开发区金海路等四条道路工程建设,现定于5月17日上午9:00至16:00对阜阳北路至凤庆路之间的金海路段沿线区域...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