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慧正在给市民接种疫苗。
本报讯 5月17日中午,在包河区骆岗街道合肥长江医院的职工食堂,护士长王智慧匆匆扒了几口饭,又一路小跑回到疫苗接种大厅。在接种大厅,来自合肥中建智立方建设项目的一百名工人正在有序排队打疫苗,“他们抽中午休息的时间过来,我们不能耽误人家工期。”
如今,骆岗街道辖区各疫苗接种点都在加班加点为居民进行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而在合肥长江医院接种点,每天的接种量也达到近千针。
从4月23日到现在,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王智慧一天都没闲着,疫苗接种进企业、进校园、进工地、进园区……
“您好,请先排好队,在这张告知书上签字。”17日上午11点半,虽然已经接近中午时间,但在合肥长江医院大厅排队的市民还很多,护士长王智慧和来自骆岗街道包河苑社区、繁华社区的四名巾帼志愿者边引导着市民,边解答着他们的问题。“最近这几天都是这个状态,虽然排队的人很多,但因为大家已经提前领了号码,并没有出现无序的状况。”王智慧一边向记者介绍着情况,一边来到了接种台前。看到接种台的医护人员人手不够,她立刻跑到更衣间换上了防护服重新开了一个接种台。
登记、取药、注射……一连串的动作不到一分钟时间,居民宋彬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接种上了疫苗。“就这一眨眼的工夫,没想到打针这么快。”在胳膊上压着棉签的他向王智慧问道,“听说打了疫苗之后,安康码就会变成金色,我的安康码什么时候能变色?”王智慧笑着解释道,“这是疫苗接种凭证,我们系统录入一段时间后就能显示,不要着急。”
“昨天我们医院打了840多针疫苗,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夜里。”对于王智慧和同事来说,每个人每天扎针两三百针都是常有的事儿。每天重复着这样的动作,不能出一点差错,精神高度紧张的他们经常累得吃不下饭去。
这段时间,进入“作战状态”的王智慧也顾不上两个孩子了,13岁的大宝和5岁的二宝都丢给了丈夫照顾。“回到家孩子让抱一抱,也没力气了。”
看着市民一个个接种了疫苗,她说虽然累但很开心,“多一个人打了疫苗,我们的免疫屏障就多了一分,这点辛苦坚持一下就过去。”
晨报记者 夏海霞 文/摄 通讯员 贾丽萍
新闻推荐
李坦,1903年生于寿县南乡高刘集北李冲洼(今属合肥)。他是合肥早期共产党员,可以说是文武兼修,不仅曾是开国元帅徐向前的搭...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