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讯 (通讯员 张昌伦)今年以来,朱集镇张庄村张悦、张洋、张慧芬几名中小学生过得一天比一天开心:学校的王老师时常登门辅导学习;村女计生专干负责安排平时的生活;退休多年的村支书定期把他们组织到一块,运用实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看着衣食无忧、越来越懂事的小孙子,张悦年届古稀的爷爷高兴地说:“上级开展的‘3+1’帮扶活动,可解了俺这些隔代老人的忧愁了!”像张悦等3名学生一样,享受“3+1”式帮扶的农村“留守儿童”,目前该县已有6200多名。
随着打工潮的涌现,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越来越庞大,许多留守孩子不是单亲或隔代监护,就是亲戚代管。由此导致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使他们不仅在学习生活上遇到不少困难,而且在性格形成方面也面临诸多问题。如有部分“留守儿童”表现出孤僻、任性、自卑或冲动易怒等性格缺陷;还有不少“留守儿童”出现厌学、说谎、打架甚至沉迷于网吧、游戏厅等行为偏差。针对这些情况,今年以来,这个县由县、乡镇两级政府牵头,组织教育、计生及关工委联合开展了“3+1”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具体操作办法是,以各村为单位筛选出监护人没有文化、年老体弱或其家庭贫困的 “留守儿童”,然后以“双向选择”的办法为每个“留守儿童”各确定一名教师、计生干部和“五老人员”,定岗定责,让其分别负责所帮扶“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在分工中合作,积极搭建“互动”平台,努力探索帮扶“留守儿童”的有效途径。目前,在有关人员的指导帮扶下,全县已有5000多名“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的父母建立了“空中传情”渠道,3800多名“留守儿童”成了“环保志愿者”,4600多名“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思想上有了明显的进步。
新闻推荐
...
单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单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