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农村人口占比达80%以上;通车总里程2.3万公里,县、乡、村道路占比近92%,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任务艰巨。
菏泽市积极探索新形势、新常态下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的新模式、新途径,全力建设以“政府主导,部门配合,源头管理,社会参与”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取得良好效果。今年上半年,农村地区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2.3%、15.6%。
□本报记者冯磊
构建五级组织体系
在目前的交通安全形势下,单靠交警一家单打独斗,远远不够。6月19日,山东省政府在巨野县召开了农村交通管理现场会,明确了山东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交管管理新格局。
为了让交管工作真正“有人管”,菏泽市在市、县两级成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委员会,乡镇成立由乡镇长任站长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服务站,各村(社区)建立了由党支部书记任交通安全员的劝导站,配置多名联络员,构建了“县设道安办、乡设道安站、站有管理员、村有劝导站、组有联络员”的五级组织体系。
由于编制人员少,山东省基层交警中队基本是两三名正式民警、六七名协警,十来个人就要管四五个乡镇、二三十万人,漏管失控情况极易出现。菏泽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支队长孙良刚说:“为了让农村交通工作有人管,全市共招录农村公路管理人员2520人、养护人员6703人。按照每个乡镇5人的标准统一招录政府专职交通管理员,打造由点连线、由线到面,全方位、立体化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机制。”
菏泽市还制订出台了《菏泽市乡镇政府交通管理员管理办法》,将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专职交通管理员基本工资按不低于当地最低标准发放,核定标准为每人每月1800元。对村级交通安全员,根据工作业绩每月给予100—300元的补贴,确保农村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安全设施“还旧账”
随着“村村通”等工程的推进,村里通路了,给村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交通安全设施欠账太多,很多乡村道路不仅没有红绿灯,黄闪灯,甚至连最基本的标识标线都没有。“菏泽市共有平交路口1.3万个,能够完全达到交通安全防护标注的不多。这些都是交通隐患点。”孙良刚说。
今年以来,菏泽市累计排查出隐患路段6059个(其中A类隐患187个、B类4777个、C类1095个),对隐患地点、隐患类型等全部建立台账,研发了“全市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电子地图数据库”,实行数字化控制、动态化管理,提升了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信息化水平。
菏泽市在巨野县和东明县选取了12条共165.3公里的县乡公路进行集中整治,加强了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1.2亿元,在事故易发处安装太阳能信号灯226套、黄闪灯1216处,设立村庄、学校等公路指示标识4500余套,设立急弯、桥梁限载等警告标识1.3万余套,安装减速带2.45万米。按照“属地管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原则,明确了市、县、乡三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
菏泽市还完成投资4.1亿元实施6项养护大中修项目安防工程,整修路肩4800余公里,抹洒柏油21.4万平方米,补植绿化苗木69.8万株,更换了一批防撞等级不达标的隔离设施。
交通宣传“全覆盖”
农村地区交通事故多发,有管理不到位问题,有道路设施问题,更有交通参与者交通安全意识不到位的问题。
“交通安全,宣传先行,宣传入心入脑,出行紧绷安全弦,交通事故数量自然下降。”孙良刚说。
菏泽市在全市所有县区、乡镇办事处建立交通安全宣传阵地和文化广场196处,作为集中宣传交通安全的重要平台;探索建立了“高危驾驶人警示教育中心”,已组织6700余名严重违法驾驶员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达到了训诫、警示的效果。
同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每两公里设置一面“三类车”警示牌,每一公里刷写一面交通安全标语和交通安全卡通漫画。共设立永久性宣传牌650面,刷写临时性宣传标语160万平方米,悬挂宣传横幅18.4万条,张贴宣传挂图2.1万幅。
少年儿童是交通安全宣传知识最容易接触,也最容易接受的群体,菏泽市开展“文明交通进校园”活动,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常识纳入日常教学计划;在全市1876所中小学和1659所幼儿园建立了交通安全宣教园地,学生受教率达100%。
新闻推荐
佳农公司是一家以大蒜、苹果、生姜、鸭梨等农产品生产加工、冷藏保鲜、出口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今年以来,佳农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发展阻力。为帮助企业,巨野县国税...
巨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巨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