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覃秋零
春节临近,在外奔波了一年的人们陆续踏上了回家的旅途与家人团聚。而在贺州市,有这样一群人,却依然坚守在工作一线,将心安在了贺州。
上午9点30分。灵峰镇的220千伏汇丰变电站。南方电网贺州供电局的80后小伙子龙毅正站在4米多高的给主变设备上,一根接着一根仔细地套接试验引线。“加压,注意每一个数据变化……”龙毅一边认真观看数据,一边不时提醒着同事。
“我们已经连续三周没有过周末了。”龙毅告诉记者,他们一共有7个人,主要负责贺州网区7座变电站全部设备‘体检\’工作。“越是年底,用电量就越大,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就越是频繁,我们都要24小时待命。”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贺州市的老百姓度过一个欢乐、祥和、亮堂的新春佳节,确保安全可靠供电,贺州市供电部门都安排人员24小时轮值。“因为要24小时轮守值班,2009年我第一次在变电站过除夕,师傅们教我包饺子,我和同事们自己动手写对联,把它贴在门口,虽然在贺州过节,可心底也感觉暖暖的。”27岁的邓元元是外地人,谈及春节为了保障全市电力供应,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她一脸的微笑。
与邓元元一样,老家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的何涛在贺州工作也有4年之久了。“我2007参加工作,从贺州回到老家要先乘车到桂林,之后坐火车到成都,再辗转重庆,最后到县城,再搭车回家,来回路上要5天。”他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市委老干局的工作人员,越是年底,慰问和关怀退休老干部的工作就越加忙碌,前前后后要做好120多个退休老干部的协调服务工作。“虽然忙点,但给退休老干部送上温暖和关怀,心底觉得很充实。”何涛笑着说。
宁文龙,23岁,玉林市北流人,2012年大学毕业后,签约于电视台新闻部。“呵呵,还没买到票呢。”“到年底,下乡和走基层的稿子比较多,待会我要去广场拍迎春花卉、市民选购年货。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以前台里的同事都是快除夕才放假回家的。”
他们,只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劳动者。一年365天,兢兢业业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并不认为自己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何丹)记者从市人口计生委了解到,2012年,贺州市人口计生工作实现“六大突破”,推动了人口计生工作强基固本。强化宣传倡导,人口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市完成310个新家庭文化屋...
贺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贺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