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淮北 今日濉溪
地方网 > 安徽 > 淮北市 > 今日淮北 > 正文

点亮希望之光 □吴高翔

来源:蚌埠日报 2020-05-28 07:32   https://www.yybnet.net/

疫情过后得以重启的淮北平原麦海扬波、树木葱茏,荆山脚下、涡淮两岸“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落”的誓言,让人提气鼓劲、信心百倍。为最大程度地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扶贫产业和贫困户收入的影响,荆山镇17支扶贫工作队牵牢“志智”双扶的两根“缰绳”,悉心办好与贫困户受益相关的事情,用满满的正能量和浓浓的人间真情,激励、温暖着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让希望之光照耀着贫困人家的门楣。

“吉祥鸟”唱响致富歌

对于芡河岸边尤村村贫困户闵小瑞来说,鹌鹑就是给他家带来好运的“吉祥鸟”,靠扶贫项目资金和小额信贷的支持扶植走上养鹌鹑创业的道路后,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原本生活拮据的五口之家不仅还掉了数万元的欠账,还一举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走进荆山镇尤村村位于东湖的养殖小区,闵小瑞指着两栋养殖大棚讲起自家的致富经特别自信。放眼望去,规划的养殖小区10多栋养殖大棚一字排开,大棚里悦耳的鸟叫声此起彼伏,刚下的鹌鹑蛋整齐地堆满了聚蛋槽;闵小瑞和妻子一边娴熟地拾取鹌鹑蛋装箱,一边滔滔不绝地谈论着养鹌鹑的“致富经”。闵小瑞感恩地说: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养殖项目资金的资助下,他抱着尝试的心态引进了两万只蛋鹌鹑,不到30天的时间,2万羽鹌鹑的月产蛋量销售后就能带来3万多元的纯利润,“吉祥鸟”帮他一家人轻松地走出了贫困的行列。尝到甜头后,他干劲更足了,养殖规模由2万羽扩大到4.5万羽。“别看这种鹌鹑鸟个小,每天都能产出新鲜的鹌鹑蛋近700斤,收入在3000元左右”说起捡鲜蛋卖现钱的开心事,夫妻俩笑得合不拢嘴。

听说“听音乐、卖鲜蛋”的养殖法很时尚、也很管用,驻村扶贫工作队戚白云还根据闵小瑞养殖鹌鹑的需要设定播放编程,在养殖棚里安装音乐播放器。“用不同分贝的音乐,提高了鹌鹑的产蛋率、延长了产蛋期。”闵小瑞说起驻村扶贫工作队支持养鹌鹑的事如数家珍。有了政策的扶持和村里的支持,闵小瑞干劲更足,今年5月初,小闵预订的6万只鹌鹑雏苗克服了疫情造成的不利因素如期入棚,养殖存栏总量一下子扩大到10万羽,年收入保持在10万元左右应该不成问题。鹌鹑养殖产业让贫困户拥有“造血”功能,实现“站起来”,具备更强的自我发展能力。

“精神财富”增能量

驻柳沟村扶贫工作队长王凌广是县委宣传部的一名干部,每一次入户谈心他都会用伸手才能摘到树上桃子的道理来启发贫困户。靠实干摘掉贫困户帽子的陆建光说:宣传干部的话就是“源头活水”,躺着等桃子掉下来和靠在墙根等扶贫是一个理儿,指望别人帮,等、要、看,只能一辈子都受穷。

过去柳沟村人一直把守着街头做小生意、出租门面房当成一种优势,生活看似惬意,却跳不出“小富即安”的圈圈,村两委成员带富村民还停留在逢年过节走访慰问上。王凌广和县委宣传部机关帮扶责任人把讲透扶贫政策、讲好致富经当成工作责任,结合落实“双培双带”先锋工程,面对面地向村民讲解县委、县政府正在实施的“引凤还巢”政策,激发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动力和积极性。村民何金旺在工作组的启发下拓宽了思路。目前麾下的企业已经发展到纯净水、快递等多个行业,安排贫困人口就业3人,他真情回报乡亲举措得到了组织的肯定和村民们的称赞,并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会讲也能凝聚力量、鼓舞人心,王凌广用在村民身边的勤劳致富典型事例,教育村民改掉“等、靠、要”思想,把“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古训当成美德,增强贫困人家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驻村工作队用接地气、冒热气、有人气的“金点子”指点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生金子”。将“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精准施策落实在贫困户的需求上,以此赢得了村民的满意和好评。老党员邵华德说:宣传部门派来的帮扶联系人,发挥自身优势让贫困户双手动起来、心热起来、劲鼓起来、把事干起来,为村里的贫困人家发家致富蓄积了能量、增添了“引擎”,这样的扶贫措施“对路子”。

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入列省级贫困村的柳沟村就实现了如期摘帽、整体出列,圆满完成了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

“志、智双扶”策略妙

三年前因家庭的变故,袁庄村青年农民孙为路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缠着村两委干部要低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派驻工作队成员和帮扶联系人通过夜以继日的促膝谈心,渐渐地帮助孙为路树立了发家兴业的信心。在驻村工作队队长孙长江出面的协调、担保下,帮他承包了淮西现代农业示范区的20亩稻田,又租赁了村里6栋扶贫大棚,试着种起了生态水稻和设施蔬菜。如今大棚里的蔬菜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每当提起自家的脱贫摘帽过程,孙为路都会心怀感激地说:“没有扶贫政策支持、没有扶贫干部的鼎力相帮,凭俺一个人的力量走出人生的“低谷”还真的不容易。”

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三年前,因为家里贫穷,妻子生下儿子后悄然离家出走,留下了嗷嗷待哺的婴儿和空荡荡的房子。儿子的啼哭、老母亲的埋怨、还有妻子的不辞而别,一下子敲碎了孙为路本来就相当脆弱的自信心,既当爹又当妈还要担负作为儿子的义务,压得他透不过气来。因照顾儿子和年迈的母亲生活,容不得他有外出务工挣钱养家糊口的想法。一时间颓废、消沉、自暴自弃的阴霾弥漫整个胸腔,要低保、要救济成为他打发时光的唯一追求。

孙为路骨子里原本就有“勤劳实干”基因,稍微加以疏导,就能重返“勤劳致富”的方阵。驻村工作队根据孙为路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立马开出“扶志鼓气、扶智引路”的良方。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点拨,增强了孙为路靠双手创业、靠勤劳养家的信心和志气,迈上了从“土里刨金”的正确道路。

享受着脱贫不脱政策的待遇,孙为路勤劳致富奔小康信心百倍。请来农艺师手把手地给他传授大棚蔬菜种植、管理技术和经验,为帮助他发展设施农业保驾护航。俗话说:创业路上险阻多。提起自己种植大棚蔬菜遇到的棘手事,孙为路脸上至今还流露出感激的表情,去冬今春因受疫情的影响不少地方“封路封村”,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准备供应春节市场的蔬菜在大棚里“疯长”。正当他为卖菜焦虑的时候,驻村工作队通过联系超市、社区志愿服务队,齐心合力帮他打通了“蔬菜大棚”与超市间的供货渠道,降低了疫情对蔬菜种植的影响。见证着孙为路从自暴自弃混日子转变为任劳任怨的致富典型,袁庄村父老相亲们都信服地说:是驻村工作队制定“脱贫攻坚、志、智双扶”的策略妙,帮助“精神颓废”的孙为路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派驻荆山镇的17支驻村扶贫工作队围绕“精准”做文章,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发挥出最大能量,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点燃了希望的灯火。

新闻推荐

小麦中后期病虫害偏重发生

■本报记者喻寒松省植保总站预计,安徽省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程度重于上年,其中赤霉病大发生,条锈病、...

淮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点亮希望之光 □吴高翔)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