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丁贤飞
记者最近在濉溪县四铺镇采访了解到:当地的农民朋友喜欢上了广场舞,四铺镇有广场舞场点30多个,参与者有2000多人。广场舞,让当地农民的日子“越来越有滋味”。
如今,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但如何让农民朋友们享受到丰富的精神生活,进而助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了一道亟需破解的难题。特别是现在农村的年轻人大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使得在农村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难度较城市大得多。
群众性文化活动离不开引导。针对当地群众“追捧”广场舞,全镇各个村为了支持广场舞发展,结合村民需求,购买了灯具、电脑、投影仪等设备。镇里免费组织广场舞骨干培训,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引导农民参与到广场舞的活动中来,调动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记者在四铺采访时,一些村干部说起广场舞的好处真是眉飞色舞:一是农民的文化生活更充实了,尤其是对于很多“留守家庭”来说,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有了精神依托。二是群众之间的交流增多了,邻里关系更融洽了。三是打牌赌博、闲着闹事的情况少了,乡村越来越和谐了。
新闻推荐
与博物馆配套的文化娱乐设施建设能否跟上进度?村支书忙碌在工地上——“惠民事一定要做瓷实”
■ 本报记者 汪国梁“国庆假期?我们村干部不休假的。 ”10月1日下午,濉溪县百善镇黄新庄村党总支书记谢现强正在村博物馆建设工地上忙活。黄新庄村在大运河故道附近,近些年运河故道陆续出土不少...
濉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濉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