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22日下午,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好消息,中国申报的“大运河”文化遗产项目正式通过审议,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遗的“大运河”横跨包括安徽省在内的8个省市,安徽省在淮北、泗县共有两个申遗点。同时,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47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
“大运河”项目包括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首批申遗点段共涉及27段河道和58处遗址点,安徽省有淮北柳孜运河遗址(位于濉溪县百善镇柳孜村)、通济渠泗县段两个申遗点进入这次 “大运河”申遗。申遗成功则意味着安徽省目前已有三处世界遗产。其中,第一处是黄山,1990年12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我国第2个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第二处是皖南古村落,2000年11月30日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新闻推荐
6月26日,濉溪农村商业银行开业,在仪式上,该行向共青团濉溪县委捐赠留守儿童爱心捐款20万元。截至6月20日,该行资产总额 98.14亿元,各项存款余额91.8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 50.07亿元。杨晓莺摄...
濉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濉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