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广新(右三)看望五保老人。
本报记者 程榭 摄
本报记者 程榭
颍上县鲁口镇鲁口社区位于颍上县、淮南市凤台县、六安市寿县交界处,特殊的地理位置曾一度使这里贫穷落后。然而记者近日到鲁口社区时,只见基础设施完善,美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牡丹基地等欣欣向荣……谈起这一切的变化,社区群众纷纷表示,这都是“带头人”胡广新的功劳。自1997年担任鲁口社区党总支书记以来,胡广新一心扑在社区工作上,带领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重建设、谋发展,使鲁口社区发生了明显变化。
修街道、建新村,社区环境日益新
走在鲁口社区的街道上,一点没有身处乡村的感觉:宽阔的路面干净整洁,路灯、垃圾箱等一应俱全。据了解,鲁口社区是鲁口镇党委政府所在地,以前道路狭窄难行,后来镇里决定改造旧街道,建设新街道,发展集镇经济,并将拆迁、建设任务交给了鲁口社区。
“我们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旧街道两侧建筑物的拆迁任务。”胡广新说,拆迁工作启动后,他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把集镇建设的意义、对群众的好处描述给大家听,得到群众的支持,拆迁工作进展顺利。
随后,鲁口社区又将街道拓宽到36米,配建了花池,配备了路灯、垃圾箱等,街容街貌焕然一新。“现在街道宽了,生意越来越好。”一位在街道边做生意的村民说。
完成街道重建任务的同时,胡广新又为远离街道、交通不便的群众谋起了“福利”。去年,在胡广新与社区“两委”班子的积极争取下,社区在离街道不远的地方规划建设了中心村,各项基础设施配建齐全。如今中心村一期360套住房已经竣工,部分群众喜迁新居。“中心村基础设施齐全,环境美丽,一点也不比城市里的社区差。”胡广新自豪地说。
流转土地、特色种植,带领群众奔富路
以前,社区里的居民大多种植传统的“一麦一豆”,土地效益低,群众收入也不高。为此,胡广新想方设法引导种植大户带头流转土地,发展特色种植,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在社区的一块田地里,光秃秃的牡丹苗一眼望不到边。“别看现在不起眼,再过三年,这些牡丹苗将会实现可观的效益。”胡广新介绍说,今年,为了给群众寻找合适的特色种植项目,他多方打听,并向县农委等部门咨询,最终确定种植牡丹。“咱搞特色种植一没经验、二没技术,必须发展风险小、效益高的项目,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同。牡丹全身都是宝,根能入药,籽粒能榨油,花朵能提取精油,种植效益很好。”胡广新说,牡丹是一次种植,三年后开始收获,以后可以连续收获40年,并且病虫害较少,田管也很方便。
“胡书记带俺去外地考察牡丹种植项目,还帮俺申请发展资金。”据社区种植大户李士雨说,在胡广新的帮助下,他目前已发展牡丹种植100多亩,下一步还将成立合作社,带动更多的村民种植牡丹。
据了解,在胡广新和社区“两委”班子的引导下,目前社区土地流转率达到60%,发展了千亩良种繁育基地、200亩韭菜种植基地、百亩牡丹基地等,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如果说让社区变美、群众变富,是胡广新的工作目标,那么时刻解决群众的困难则是他的工作准则,对社区群众的事,热心肠的胡广新从没说过“不”字。“只要是群众的事,我就会出十分力办好,你是群众的干部,就得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胡广新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李严)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淮南市凤台县城管行政执法局开展住宅小区私搭乱建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首批把存在问题多、整治困难大的凤凰花园和龙翔花园小区列入整治目标。通过各部门的共...
凤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凤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