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2013年12月以前,凤台县城周边环境污染严重,垃圾成堆。城郊附近的家庭院落杂草丛生,商户为图方便,在商铺前搭建“偏房”“耳屋”“遮阳棚”等,形成了“乱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的乱象。清溪河出现不同程度污染。
“三线三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以来,凤台县统筹城乡一体化,建立环卫长效机制,推进网格化管理,打好环境综合整治的持久战。截至目前,整治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凤台县委书记李大松:
2013年12月3日,我们启动了“三线三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这项工作,是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民生工程”,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工程”,也是建设“文明凤台”的品牌工程。全县上下在思想上形成高度共识,切实增强责任意识、问题意识、生态意识,敢于面对问题、敢于正视问题、敢于解决问题,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生态建设、像抓家庭卫生一样抓城乡美化、像抓自身形象一样抓“三线三边”整治,真正把整治的成效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试金石。
我们根据凤台的实际情况,排查关键问题,摸清治理区域,决定统筹城乡整治,以建立长效的环卫机制为抓手,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攻坚战。县里拿出近2000万元,加强农村环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各乡镇成立市容管理分局、建立市政环卫队伍,结合村级人口数、自然村落数、清扫保洁面积和财力保障等,按每600人配备1名村级环卫保洁人员。在村民组垃圾收集点建设垃圾收集房、垃圾收集池或配备垃圾桶等。各乡镇、村统一配置必要的垃圾清扫工具,配备垃圾收运车辆,及时收集和清运村庄内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日运。
全县还对再生资源实行回收利用管理,规划完善废品收购经营网点分布,强化农村环卫管理目标考核,建立乡镇环卫考评考核风险责任制,实行按月考核排名,年终统一考核,兑现奖惩。我们综合考虑城乡之间的协同整治工作,统一建立了“乡镇—行政村(社区)—自然村”三级网格管理模式。 “三线”中的各“线”,分别建立专职清扫保洁队伍,淮河、茨淮新河、西淝河等主要河流水道及周边环境分别确定责任部门建立保洁队伍,纳入一级网格管理;“三边”中的各“边”,也均纳入属地网格管理。经过努力,全县有效建立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考核和问责机制,将“三线三边”环境整治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美好乡村建设和森林增长等系列工程相结合,切实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 本报记者 孙玉宝
本报见习记者 柳文 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孙玉宝 通讯员 王凯亚)一名64岁的老汉跳入冰冷的水中勇救3名儿童,其义举在十里八乡传为佳话。他就是凤台县岳张集镇井沿村村民高俊平。近日,岳张集镇井沿村村民岳爱敏骑着电动三轮车...
凤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凤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