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自去年以来,凤台县法院积极搭建纠纷化解的层级平台,创新活动载体,探究治理方法,不断推进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诉讼外化解矛盾纠纷1100余件,引导当事人进入诉讼程序,妥善化解纠纷260余件,大大提高了法院协同社会治理的作用,促进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开展。
该院建立了7个人民调解工作室、18个社区法官工作室、15个乡镇调解中心,以及行业协会等非诉纠纷化解平台,形成法院主导、多位一体的诉调对接格局。从热心调解事业,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法院退休人员、人民陪审员和人民调解员中挑选了15位特邀调解员,入驻院(庭)人民调解工作室,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在偏远村(社区)设立法官工作室,定期开展诉前联调、指导人民调解、排查矛盾隐患等工作。在交警大队、劳动仲裁委员会、消费者协会、医疗机构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置了法官工作站,制定完善相关工作制度,保证衔接畅通,促进行业纠纷化解。同时大力加强与当地司法局、律师协会和律师事务所的联系,建立律师调解员名册制度,拓宽律师调解领域,推进律师作为中立第三方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中的作用。
该院联合县司法局制定了《关于建立“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规范诉讼与人民调解衔接流程。立案前,对适合调解的案件,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基础上引导当事人选择诉前调解;立案后通过诉讼引导对案件进行分流,对适宜调解的案件,交由法院诉调对接中心的专职调解员进行调解。该院通过调解联席会议制度、调解情况通报制度、复杂疑难纠纷案件联调制度、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问责制度,不断完善深化司法调解与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和行业调解的衔接。同时注重业务指导,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组织观看巡回审判案件庭审、到业务庭跟班学习等方式提高各类调解员的业务素质和调解技巧,提高矛盾化解水平和能力。
凤台县法院还积极开展派驻基层“法制指导员”、“法官进百村、巡回审百案”等活动,实现诉调对接平台从单一平面衔接功能向多元立体服务功能的转变,诉调对接机制从单项输出向双向互动的转变。该院选派了65名干警作为法制指导员派驻到村、社区,重点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排查化解矛盾等工作。先后深入到118个村,排查出婚约财产纠纷、相邻关系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等各类纠纷500余件,并联合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将纠纷积极化解,有效降低了纠纷成诉率,服务和谐社区建设。安排审判法官走进乡村社区开展巡回审判、法律咨询、指导人民调解,共巡回审理各类案件800余件,诉前联调和指导人民调解500余次,提供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形成法院和诉讼外调解组织之间双向互动的良好局面。凤研 晓泉
新闻推荐
4月10日,第四届大八公山旅游嘉年华活动在淮南寿县八公山景区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中共淮南市委宣传部、淮南市旅游局、凤台县人民政府、八公山区人民政府、谢家集区人民...
凤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凤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