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更多幼儿园可以选择,家长们就不用提前排队了。(本报资料图片)
增加幼儿园数量虽然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入园难问题,但新建幼儿园是需要时间的,对于适龄幼儿的家长来说,如何解决燃眉之急才是关键。对此专家建议,家长择园要有理性,到好幼儿园入学固然重要,但不能因此而让孩子耽误了入园时间。
对策未来几年间,多建幼儿园
(上接A04版)
对此,瑶海区教体局学前教育与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公室焉主任也表示赞同。“真正合肥原住人口没那么多,外来人口迅猛增加,我们的幼儿园就无法满足需求了。”焉主任说:“打个比方,我们龙岗开发区的幼儿园孩子中,外来人口占到了50%到60%,最高的甚至将近70%。原本建设幼儿园的时候是能够满足原住人口需求的,但我们无法预计外来人口的增长速度,这就导致了入园难。应该说,不光是合肥,入园难的问题其他地方也有。”
除了人口增长过快,幼儿园规划配套数量不够也是重要原因。“现在有了要求,新建小区都要配备幼儿园,但在2011年以前并没有这个要求。”李科长说。
李科长举例说,政务区是目前合肥市幼儿园最为紧张的区域,原因之一就是幼儿园数量不够。“政务区笔架山街道有32个小区,建设得早,那时候没有要求每个小区必须配套幼儿园,导致其中17个小区没有幼儿园,即便是有幼儿园规模也不大,大部分只能容纳6个班,9到12个班的幼儿园比较少。”李科长说,当时由于人口并没有那么多,没发现入园难问题,但如今幼儿入学已经越来越紧张了。
入园难将如何解决,记者采访各区教体局时,大家给出的答案相仿,就是增加幼儿园总量,调整结构,增加普惠园的比例等。
“我们区有公办园22所,民办园80所,其中普惠园22所。”蜀山区教体局民办与成人教育科李科长说,虽然过去几年幼儿园增加了不少,但是由于资源依旧不够,今后还将继续做好规划布局,扩大总量,尤其要重点解决人口密集区的问题,“我们的要求是每年至少增加一到两所幼儿园。”
“盘活区内现有资源很有必要,根据学前教育布点状况,我们将部分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校区改造成幼儿园。”包河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说,他们还将引导有空余学额的小学拿出部分校舍,向学前一年延伸,解决学前一年的入园难题。此外,利用空闲办公用房来办学前教育机构,接管商业楼盘配套幼儿园等,都是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办法。
“我们今年计划开建两所公办园,增加数量是必须的。”瑶海区教体局学前教育与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公室的焉主任说,在扩大总量方面,该区“十三五”规划有明确要求,5年内要新建21所幼儿园。“在普惠园建设方面,我们区在合肥目前是最多的,有26所,目前还在鼓励民办园发展,普惠性民办园不仅便宜,教学质量也要过硬。”
焉主任介绍说,国有资产配套的幼儿园移交给教育部门,将其建成公办或公建民营普惠性幼儿园,不仅能使幼儿园减少成本,从而降低家长费用,还能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质量,这也是目前解决入园难的途径之一。“这方面我们区走在合肥前列,去年底已经下了文件,2018年正式实施这一计划。”焉主任说。
“新建幼儿园,需要解决规划、土地等问题,政府部门还要统筹安排,根据人口增加比例,确定幼儿园建设规模等等,所以耗时间一点。”采访中,不少教体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均表示,虽然政府部门都在为缓解入园难努力,也有相应的计划和措施,但是由于新建幼儿园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也需要一个过程。
专家建议均衡教育资源才能避免挤破头
“家长选择幼儿园应该量力而行,不能一味追求好幼儿园,还是应该就近上,这样家长有更多时间陪孩子,这才是最重要的。”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认为,除了家长择园要理性之外,幼儿园的管理和投入也非常重要,只有实现了均衡发展,才不会导致家长“一窝蜂”追求好学校。
“因为现在部分家庭还是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家长们对于幼儿园教育都很重视,会投入很多精力在幼儿教育上面。”王开玉说,家长选择幼儿园时要认清现实,量力而行,如果好的幼儿园不能上,那就选择中等的,两者也不会差很多,中等的幼儿园还是能培养出孩子的,“举一个例子,我们在凤台县钱庙乡参观时发现,那里的幼儿园就比市里的幼儿园还漂亮,师资力量也不比市里面的差。”
此外,王开玉认为,家长要认识到,虽然幼儿园之间略有差异,但很多幼儿园也分了很多课程,所以家长们还是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去选择学校,这样才是对孩子最正确的选择。“好学校只是一个起点,但不是
一个最高点。”王开玉说,作为家长要做出理性的选择,针对孩子的兴趣爱好、自己的经济情况去选择学校,“对于上幼儿园,我的建议是就近上,一个是安全,二是家长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教育,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
王开玉说,除了家长选择要理性之外,幼儿园自身的发展更为重要,只有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才不会出现家长涌向好学校的现象。“对于幼儿园来说,要多投入,一定要加强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管理,幼儿教育的特点主要是基础课程和娱乐,要让孩子在娱乐中成长。”王开玉说:“对于政府来说,要把民办幼儿园纳入管理范围,政府要定期进行一些指导和考核,加强幼儿园的管理。现在民办幼儿园也很多,但民办幼儿园也不能一直办所谓的贵族幼儿园,也要办一些普通老百姓能接受的幼儿园。”
不过王开玉认为,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马上就投入很多资金建立很多的幼儿园也不太实际。
委员说法不能输在起跑线的想法要不得
“我的小孩上学时,我也为他排了一两天的队,上学难是一个存在了几十年的问题了。家长们追逐优质幼儿园是造成幼儿园上学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合肥市政协委员、庐阳中学梁邦屏老师也非常关注幼儿园话题,他认为从目前看来,优质幼儿园还是很少,所以家长都挤到一块了,造成了幼儿园供不应求的现象,“其实我想现在各个小区都有幼儿园,还有一些民办幼儿园,但是恐怕还是装不下这些学生。”
梁老师告诉记者,凭借国家现在的经济实力、经济状况,解决幼儿园的兴办问题是不成问题的,但很难在短时间里提供充足的优质幼儿园,这可能就是造成学龄前儿童上学难的主要原因。
“家长们错误的教育观点和心理也是造成上学难的另一个原因。”梁老师说,家长之所以蜂拥到一些老牌优质的幼儿园,主要是因为不想让小孩输在起跑线上,大多数家长认为起跑线的提前可以帮助孩子在应试教育中取得优势,能够早日适应小学环境,开发智力,不落人后。“可是幼儿就应该要多动多玩,过早开发智力可能并不能带来很好的效果。”
“现在发生的幼儿园虐待儿童的事情,使很多家长
对一般的幼儿园的教学环境和老师产生了惧怕心理和担忧,这也加剧了家长们对优质幼儿园的追求。”梁老师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长的选择,导致一些小区幼儿园爆满,而周边其他没有名气的幼儿园招不到人的原因。“一个家长的选择也会影响其他家长的选择,会产生从众心理。”
“政府应该加强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将一些民办学校发展成普惠性学校。”梁老师说,现在的很多幼儿园都是民办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能发挥的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如果将其发展成普惠性幼儿园的话,不仅能降低学费,而且能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很多公办幼儿园火爆还是因为他们素质水平高,拥有比较成熟的教师团队和管理机制,民办幼儿园却很难做到。”
“很多家长排队排得老长,有的家长是这样想的:上不上都行,反正先排着,上得了更好,上不了再想其他方法。”梁老师说,所以现在要转变家长的想法,不要造成一种“赶集”的情况,把选择幼儿园变得和现在初高中择校一样。本组稿件由李珂艺陈康本报星级记者徐文兵采写
新闻推荐
4月10日,第四届大八公山旅游嘉年华活动在淮南寿县八公山景区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中共淮南市委宣传部、淮南市旅游局、凤台县人民政府、八公山区人民政府、谢家集区人民...
凤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