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新闻 凤台新闻 寿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淮南市 > 凤台新闻 > 正文

科学利用 秸秆生金

来源:安徽日报 2016-06-18 14:22   https://www.yybnet.net/

凤台县67.5万亩小麦还没有收割完时,30万吨秸秆已被当地的企业订购一空。本报记者 李博 特约摄影 倪军 摄

日前,灵璧县立腾同创生物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李雷的课题“秸秆变身高蛋白饲料”荣获首届“赢在江淮”全省创业大赛唯一的一等奖。该公司投产自主研发的微生物发酵秸秆饲料,蛋白质含量是青贮饲料的4倍,营养吸收好。 2015年,公司生产了10万吨秸秆饲料,市场供不应求。图为公司科研人员研究发酵菌群。 本报记者 徐旻昊 摄

6月1日,灵璧县立腾同创生物科技股份公司的科研人员在查看秸秆饲料发酵效果。 本报记者 徐旻昊 摄

6月8日,凤台县中龙畜禽养殖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用秸秆饲料喂养山羊。 本报记者 李博 特约摄影 倪军 摄

6月8日,凤台县尚塘乡黄圩村冠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加工的秸秆燃料。以23元每吨收购的秸秆,经加工成型后能以每吨400多元的价格出售。 本报记者 李博 特约摄影 倪军 摄

◆ 泗县安徽万兴科技公司利用农作物秸秆、花生壳、木屑等废物生产木塑制品,去年投产以来,消耗各类秸秆1200多吨,生产的微珠木塑新型复合材料产值1500多万元。图为技术人员在展示木塑板材的抗压、抗弯曲性能。 本报记者 黄连广 摄

▲ 国能蒙城生物发电有限公司于2015年7月底投入运营,已发电1.8亿千瓦时,实现利润2000万元,累计消耗以小麦、玉米秸秆为主的生物质燃料25万吨,实现农民增收1亿元。图为工作人员通过电脑监测秸秆发电机组运行情况。本报记者 范柏文本报通讯员 葛新爱 摄

◆ 国能蒙城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料场,工作人员正在装运发电秸秆。 本报记者 范柏文 摄

每到收获季节,粮食丰产让农民喜笑颜开,而数以万吨的农作物秸秆也让人们愁上心头。焚烧秸秆不仅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甚至污染城市生态环境。其实,秸秆综合利用有着广阔的前景,除了粉碎还田成为有机肥料外,它还可以用作饲料、发电、制气、建材……

发电是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国能蒙城生物发电有限公司自去年7月底运营以来,已累计消耗秸秆生物质燃料25万吨。据悉,到今年5月底,安徽省已建成秸秆发电厂21座,合计装机60万千瓦。目前其中13家电厂已与当地政府或农垦农场签约,协议使用农作物秸秆110万吨。

今年,安徽省继续推广秸秆基料化利用技术,帮扶农民栽培蘑菇脱贫致富,操作简单且能大量消化秸秆,利用后的秸秆又能成为有机肥,实现一举多得。

随着政府多方面的引导和扶持、现代化农业机械的普及、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的延伸,以往“弃之如草芥”的秸秆正变废为宝,成为“摇钱树”,在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诸多方面被科学地“吃干榨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新闻推荐

立体种养效益增

■ 本报记者 范孝东“秧田里养甲鱼,这还真是头一回见。 ”6月15日,凤台县桂集镇的几位农民,站在该县立体种养科技示范基地的田头,指着刚刚插上秧的水田议论着。时近中午,不时有一两只甲鱼爬上田埂...

凤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汪培夏同志逝世2016-07-08 14:12
评论:(科学利用 秸秆生金)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