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职介“证照不全”可扭头走人
合法的职业介绍机构,应当持有《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并悬挂在明显位置
刚过完年,凤台县的刘先生就坐上长途汽车,来合肥务工。“刚下汽车,车站附近就有几个陌生人围过来,问我要不要找工作。”刘先生告诉记者,因为不了解对方的真实身份而选择了拒绝,“找工作还是要去规范的人才市场,这样更放心。”
据人社部门人士介绍,到陌生城市找工作的求职者,常常会在火车站、汽车站遇到一些声称可以帮着找工作的“热心人”。实际上,这些人大多意图行骗。
这样的骗局,在省城读书的大学生小李也遭遇过。“有人在路边发传单,说替工厂招寒假工。我看到信息后去了中介机构,对方让我先交200元押金,第二天又通知我工厂人满了,要将我安排到另一个厂。我去另一家工厂干了两天,觉得不合适,回头再找中介,他却拒绝退还押金。”小李无奈地说。
“求职者应事先应多方了解招工情况,到正规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或网站求职,切勿轻信陌生人、散传单者的说辞。”合肥市人社局监察支队负责人谷习军说。
那么,求职者如何分辨真假职介机构?人社部门人士提醒,合法的职业介绍机构,应当持有《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并悬挂在明显位置,经营要有固定的场所,工作人员应有工作证,收费事项、服务承诺都要上墙公开。
“如果发现职介机构‘证照不全’,求职者可扭头走人。”谷习军告诉记者,关于合肥市合法职介机构的名单,求职者可登录合肥市人社局网站便民查询栏目进行查询。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猎头公司也越来越多。据人社部门人士介绍,某些诈骗人员利用求职者追求高薪的心理特点,假冒为某公司的猎头顾问等,通过收取服务费进行诈骗。因此,求职者在求职之前,应该全面了解意向公司和意向职位的情况,尽量通过用人单位的官网核实招聘情况,从可靠、正规渠道了解企业薪资水平。
不要轻信非正规“培训”“体检”
用人单位一般会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员工体检,不会强制性地指定体检医院
收费是最常见的招聘陷阱之一。不久前,求职者小宋找到合肥市劳动监察机构大倒苦水。原来他入职的一家公司打着外包的幌子,和员工签订了3个月的培训合同并收取费用。“参加培训的员工,有钱的就一次性付清培训费,没钱的就办贷款。公司一开始说,等培训结束,员工通过了考核,就会被派到外地工作。实际上,我们等了5个多月,也没等来工作。”小宋说。
人社部门人士介绍,有些中介机构或企业以提高预期待遇为名,诱导求职者交钱或贷款培训。一旦求职者发觉受骗,要求退款时,往往会被对方以种种理由拒绝,或被要求还清分期付款的金额、支付违约金。
“求职者要坚定自我认知,不要随意参加非正规机构举办的、无实质内容的‘培训’。如发现被骗陷入‘培训贷’,要立即报警。”谷习军说。
求职者赵先生,则遇到了另一种“骗局”。一家中介机构告诉他,入职企业之前,新员工要去指定的私立医院体检。在体检中,赵先生还被诱导做了一项手术。赵先生的家人知道后,拿着病历及治疗发票到社区医院咨询,才得知受骗。
人社部门人士介绍,用人单位一般会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员工体检,不会强制性地指定体检医院。有的非法中介机构与个别私立医院相互勾结,以入职必须先进行体检为由,要求求职者到指定私立医院参加体检并收取费用,求职者需加以提防。
“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报名费、体检费、产品押金等行为都属非法行为。求职者不要被所谓‘高薪’诱惑,更不应轻信非正规的‘培训’‘体检’。”谷习军说,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求职者应向招聘单位所在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人社部门人士还特别提醒,初入职场的求职者容易被“传销”组织盯上。在求职过程中,求职者如发现所接受的培训内容与从业技巧毫不相干,全是背离市场经济本质规律的所谓“商业暴利”,应立即报警。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求职者要保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将身份证、毕业证等重要证件交给用人单位
求职路上“套路多”。要想完美避开求职过程中各种“坑”,求职者必须不断提升求职“反套路”技巧,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如何“反套路”?人社部门人士继续“支招”:求职者要保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在填写个人简历时,建议只留本人联系电话并保持畅通;不要将身份证、毕业证等重要证件交给用人单位。这是因为,正规招聘单位不会要求求职者提供私密个人信息,也不会要求抵押身份证、毕业证等个人证件。一旦遇到这类情况,求职者应及时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反映。
尽管求职路上有“陷阱”,但骗子总会露出蛛丝马迹。求职者只要留心,就不难发现“破绽”。其中,招聘、面试地点就是一块“试金石”。
“求职者在应聘过程中,要留意用人单位的招聘地点、面试地点是否固定。不要听信街头的小广告和网上纷乱的招聘信息,不要轻信招聘者所谓的在指定酒店接待。”谷习军说,从近两年合肥市的查处情况看,“黑中介”一般藏身在火车站等人群集散地附近的商务写字楼内,求职者要多加小心。
劳动合同的签订也十分重要。人社部门人士表示,求职者应聘之前,要认真了解用人单位的合法性、工作的性质和环境;多学习《劳动合同法》等相关知识,有条件的求职者可向懂法律的亲友咨询意见,确保无争议后再签合同。签订劳动合同时,求职者要注意合同中的字句是否准确、完整,是否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劳动合同终止条件等,不要轻易在空白的劳动合同上签字。
人社部门人士提醒,在求职过程中,如遇到不明白、不确定的地方,求职者可拨打“12333”进行政策咨询、信息查询;在接到招聘邀约后,求职者要及时核实相关信息,可在市场监管部门的官网查询用人单位注册或备案情况。此外,求职过程中,求职者要保存好开具的收费、协议等凭证,如劳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尽快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新闻推荐
道路硬化,平坦好走了;文化广场,让锻炼有了新去处;水渠建新修旧,灌溉更方便了…… 喜看乡村展新颜
本报记者张明星摄影报道道路硬化,平坦好走了;建设文化广场、篮球场,锻炼有了新去处;水渠建新修旧,灌溉方便了……凤台县钱庙乡...
凤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