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淮南 今日凤台 今日寿县
地方网 > 安徽 > 淮南市 > 今日凤台 > 正文

有一种鞋叫麻窝子

来源:淮河早报 2021-01-12 07:51   https://www.yybnet.net/

陈明

闲聊时,大家说起冬天啥鞋暖和这个话题?一位老同事说还是穿麻窝子鞋最暖和。麻窝子,对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来说,有着恋恋不舍的情感。

麻窝子不知起源于哪个时代,流行范围有多广,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麻窝子一定是穷人冬天没有棉鞋穿的情况下的发明。穷人家做不起棉鞋,一双成人棉鞋需要好多布、好多棉、好多线,又要好的针线功夫,只好在制作保暖草鞋方面想办法了,所以麻窝子就成为首选的御寒工具了。毛茸茸的麻线缨子隔寒保暖,里面可以塞上好多棉花和干暖的稻草,从而解决了严冬脚寒的难题。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在严寒的冬季,有了麻窝子就不怕脚冻了。

过去的冬天比现在冷,雨雪多,也特别漫长,草房屋檐下经常挂着长长的冰凌。农村的土泥路冻了化,化了冻。在冬天上学的日子是非常辛苦的。俗话说“富人难过夏天,穷人难过冬天”。在那个经济十分困难的年代,买布要布票,买粮要粮票,买肉要肉券,都得凭计划供应,多少人家给子女做不起一双棉布鞋过冬,就只能靠麻窝子来取暖御寒。麻窝子虽然不好看、不光滑,刺头刺脑的形状像刺猬,穿起来既不跟脚也笨重,但防冻、暖和、里外毛茸茸的。温暖的麻窝子,变成了那时乡村孩子冬天里最好的鞋子。

“入了秋,万事休;进了冬,万事空。”昔日冬季的“农闲”时节,忙完了秋收秋种的农民大多会“猫”起来,或晒太阳,或唠嗑,或打牌,妇女则是做针线活。这时节,会编织麻窝子的家庭就忙开了。编一双“麻窝子”大致需要“撮绳子”、“抽饵子”、“打底子”、“修梆子”、“锁口子”、“楦头子”这6个步骤。通俗地说,就是拧麻绳、织底子、打鞋边儿。麻窝子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软底的,不高,防滑,适合晴天穿用;一种是木底的,鞋面是用麻编织而成的,而下部则是一块长木板做底,再由两个小木块做跟所构成的,鞋底高,适合雨雪天穿。

记得上小学时,父亲托人给我编了两双麻窝子,平底的晴天穿,高跟的雨雪天踩泥泞。少数家境好的学生为了“光棍”不穿这种高跟的麻窝子,便穿着胶鞋上学去,等到了放学,脚冻得红肿麻木。几天下来,那穿胶鞋的孩子就羡慕穿麻窝子的孩子了,麻窝子虽然丑笨走路慢,但是却很暖和,因为它足够大里面可以塞上好多棉花和暖暖的稻草。胶鞋可就不一样了,那时的胶鞋只是一层皮,即便里面垫些旧棉花也不保暖。当年我们一个班有30多个同学穿麻窝子,正值疯玩年纪,一刻也闲不下来,每到课间休息挤闹着玩,那麻窝子的声音响成一片。有两位邻庄的同学一个冬天要穿坏几双麻窝子。好在麻窝子便宜,自家生产,穿坏了一扔也不心疼。

回想过去,那年月太穷了,饭都吃不饱,遑论讲究穿戴了。

时过境迁。渐渐地,麻窝子消失了;渐渐,没有人再亲手做鞋穿了,都是买各式各样的鞋穿。如今,俺们小时候那些个走村串户锻磨的、补锅的、磨剪子戗菜刀的、扎笆斗扎簸箕的、补鞋掌鞋的、货郎挑子、剃头担子、劁猪的等等,这些凤台乡下的原生社会生态都已成为历史。而麻窝子也同样远离了人们的视线,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新闻推荐

闲话“神仙灶”“神仙床” 高 旭

安徽淮南的“八公山”,从西汉以来便因淮南王刘安与“八公”炼丹修道而知名天下,青史多载。山中风光旖旎,名泉胜迹众多,而与中...

凤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有一种鞋叫麻窝子)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