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联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社会科学界的桥梁和纽带。普及社科知识是社科联的神圣使命,也是广大社科工作者肩负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淮南市社科联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在社科普及工作中以策划、指导、组织、协调、服务等为抓手,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力宣传“中国梦”,有效促进了淮南市社科普及工作全面发展。
积极倡导,明晰社科普及相关理念。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社会科学的巨大作用,只有通过社会科学的宣传和普及,使之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接受、掌握和运用,才得以充分发挥。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就是要以通俗的形式向社会大众传播文化知识。淮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科普及工作,将普及社科知识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工作,列入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借助全省社科普及月活动,淮南市社科联创新社科普及工作的方式方法,努力提升公众思想道德,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下一步,我们将利用淮南市具有立法权的优势,争取将社科普及纳入地方立法范畴,形成社科普及的长效机制,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精心策划,搞好社科普及系列活动。社科知识的普及工作有自己特殊的规律,不能处于无序状态,必须加强宏观控制和微观管理。社科普及工作的成效如何,能不能达到效果,关键在于策划。淮南市社科联每年认真制定好年度社科普及方案,确定社科普及的指导思想、主题和目标任务,并采取切实措施确保社科普及活动的落实。高度重视每年9月份的社科普及月活动,策划好社会科学普及月活动中的大型义务咨询、专题系列讲座、知识竞赛等主体活动,送社科知识进社区、进农村,制作内容丰富、贴近群众的社科知识宣传栏(板)等。事实证明,形式多样的社科普及活动,能够有效扩大社会科学的影响力,彰显社科普及工作的社会功能。
开设讲堂,扩大社科普及影响力。要使社科普及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达到预期效果,好的活动形式必不可少。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认为,讲堂是开展社科普及工作的重要课堂,它是针对文化层次较高的市民,邀请学术水平较高的专家参与而开展的普及活动。近年来,淮南市社科联与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市直机关工委共同开设“舜耕大讲堂”,先后邀请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作为“舜耕大讲堂”的主讲,他们有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副主席费维扬,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季昆森,中美合资日芯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新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建刚等等。这些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经济政治、历史文化、家庭教育、医疗保健、法律维权、投资理财等诸多学科,举办社科普及讲座50余场,直接受众达2万多人次,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和好评。
加强联系,创建社科普及活动立体平台。社科联的突出特点是“联”,最大优势在“联”。社科联系统应当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凝聚各方智慧,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推动文化发展的合力,彰显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撑和引领功能。淮南市40多家社科类社会团体,涉及哲学、法律、金融、工艺美术、煤炭经济、戏剧、语言等诸多领域,市社科联每年都组织这些社团负责人外出考察,安排理论骨干到清华大学、浦东干部学院等机构参加学习培训,为社科普及工作打下坚实的人力基础;市社科联创造条件加强各学会间的沟通和联系,推广先进学会的科普经验,帮助学会之间取长补短;利用重要节日,结合专题研讨,与县区、高校、科研院所和党校建立立体协作模式,举办座谈会和学术研讨会。 2012年,我们在田家庵区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廖家湾举办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理论座谈会,今年3月份在淮南联大召开了“传播正能量·实现中国梦”学术研讨会,5月份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谢家集区杨公镇举办了淮河文化研讨会。社科联及时将这些研讨会成果转化为社科普及的内容,让社科普及工作紧扣时代脉搏。
突出服务,提升社科普及工作水平。一是创新方式服务人民群众。着眼群众需求,有针对性进行宣讲,大力推进社科普及进社区、进基层活动。市社科联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对社会公众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不同阶层的愿望,将群众社科需求科学分类。利用人才库和专家智囊库的优势,充分发挥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社会科学方面人才的作用,采取“点菜式”服务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深入基层进行宣讲,回应不同层次的群众需求。每年到基层宣讲500余场,受众近五万人次。二是办好会刊服务党委政府。认真办好《淮南社会科学》,为社科工作者提供理论和学术阵地,为党委政府的工作决策提供思想理论支持。加强办刊力度,拓展稿源,不断丰富刊物内容。三是紧跟热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每年社科普及都有一个紧扣时事与淮南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主题,围绕主题组建各类宣讲团,以社科名家大巡讲的形式推动社科理论下基层。今年的社科普及工作以“美好安徽·圆梦中国”为主题,围绕淮南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战略目标,从生态文明建设、美好乡村建设、非公经济发展等多角度,大力宣传“中国梦”,阐释淮南情怀。
(执笔:陈树 吴兴)
新闻推荐
孙玉宝9月2日,淮南市文明委召开第三届道德模范表彰暨争创省文明城市动员大会,有14家单位缺席会议。随后,该市争创省级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编发简报,通报了缺席单位,并“罚”每家单位主要领导带队...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