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 林晖 王宇)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最新会商认为,今年主汛期长江中下游可能发生区域性较大洪水。
进入汛期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强降雨频发。来自中国气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南方地区共出现8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其中黄淮南部至江南北部降水偏多5成以上,江淮大部更是偏多1倍以上。
强降水导致多条河流发生洪水。据国家防总统计,6月15日以来,珠江、太湖和淮河均发生编号洪水,其中西江干流、淮河干流和太湖相继超警。有197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较2000年以来同期偏多57条,其中33条河流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12条河流发生超历史记录特大洪水,4条河流发生超50年一遇特大洪水。
国家防总会商认为,今年主汛期多雨区主要位于长江中下游、江淮、华南沿海以及黄河上游、嫩江等地。长江中下游可能发生区域性较大洪水,且有可能出现上游洪水与中下游洪水遭遇的流域性洪水。
此外,太湖可能发生较大洪水,淮河可能再次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黄河、海河、松辽流域“也不排除发生大洪水的可能”。
新闻推荐
淮南孔李淮河大桥计划今年6月底通车,建设中的大桥绵延逶迤,待建成,则宛若巨龙横跨于淮河之上。 本报记者 张雪峰 摄影报道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