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范孝东本报通讯员 苏国义
7月6日一早,淮南市大通区环卫女工吴友全来到洞山东路。她在路旁一间蓝顶灰墙的小屋门前,掏出钥匙打开了房门。 “这是专门给俺们用的环卫工休息室。以后在这里可以存放工具、躲风避雨、吃饭喝水,方便多了。 ”吴友全高兴地说。
像这样的环卫工休息室,在大通区共有10座,全部由淮南维亚房地产公司捐建,并于今年7月投入使用。 “现在社会对环卫工人越来越关心,城市中心路段上的企事业单位、商家主动为环卫工人提供临时休息点。但是在一些偏远路段,建筑物稀少,环卫工很难找到固定的休息场所。 ”大通区环卫处业务科科长代英告诉记者。
了解到环卫工的难处,维亚公司积极与大通区环卫处联系,表示愿意为环卫工人捐建10座休息室。 “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但他们的工作却非常辛苦。为他们解决一点难题,帮助他们更加顺利地工作,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维亚公司副总经理董静说。
企业的捐助,让大通区环卫工人休息室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了。这次新建的10座休息室,全部安放在建筑物稀少、距离城区较远的路段。据介绍,这些休息室使用彩钢板、按照统一标准建造。每个休息室占地面积约6平方米,门窗齐全,并设有简易的桌椅。室内最多可容纳6人同时休息。随着季节的变化,休息室还将配备风扇、暖水瓶等设施。
“以前工作累了,没有屋子休息,只能蹲在路边。刮风下雨都没处躲。现在有了专门的休息室,雨雪寒暑都不怕了。 ”吴友全告诉记者,休息环境改善了,工作起来也更有干劲了。
新闻推荐
近日,段鹏(左二)和他的创业团队在一起。段鹏今年6月从浙江义乌工商学院毕业回到家乡,在淮南高新区江淮云产业平台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这个来自农村的小伙子,上大学时就是学校有名的 “创客”。大三时,他...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