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鸣本报通讯员 杜静
家住合肥市滨湖世纪社区观湖苑小区的李申民今年65岁,退休后的他爱上了徒步和骑行,过上了“驴友”生活。他只身背着行囊四处“穷游”,5年远行4000多公里,将退休后的精彩生活记录在了路上。
李申民是上海知青,曾在原合肥汽车油泵厂工作,走南闯北去过很多地方。年轻时,爱好运动的他常年都会在背包里放上一双球鞋,无论去哪儿出差,只要一有空就把球鞋换上开始跑步锻炼。
“2010年退休后,时间充裕了,心却逐渐散漫下来,我琢磨着应该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李申民告诉记者,退休第一年,他只身一人,花了4天时间,从合肥徒步去了金寨。初次尝试之后,李申民对徒步旅行上了瘾。很快,他便将第二次的徒步目的地定在了老家上海。 “530公里的路程,我走了21天。 ”李老提前让女儿在网上将路线下载并打印出来,他背着12公斤重的背包“说走就走”。第1天走到肥东,第3天走到全椒,第5天走到南京……白天沿着国道、县道边走边看,晚上就找个地方搭上帐篷宿营,每天花费不超过50元,最终成功“穷游”到达上海。
如今,骑行运动成为了李老日常生活的固定项目。今年4月,李老购置了一辆专业变速自行车朝东北出发。他从合肥出发,经过淮南、蚌埠、徐州、曲阜、泰安、济南、天津等近20个城市,全程1800多公里,15天后到达目的地沈阳。
李申民还是一位有心人。在外旅行时,他会记录下沿途的所见所闻和风土人情,回来整理成游记,其中不少还刊发在各种媒体上。他还给小区众邻里的生活注入了健康元素。他在小区里成立了徒步俱乐部,多次组织辖区居民徒步周边各景点。由于性格开朗乐观,邻居们都喊他老顽童。“徒步旅行和骑行是十分简便和有益的锻炼方式,非常考验人的毅力,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喜欢上‘走出去\’的运动方式。”李申民说。
新闻推荐
■ 本报记者 张岳“今天是周末,上午去给叔叔按摩一次,下午又去给他送一点感冒药,能照顾一点是一点,都是一家人。 ”淮南市潘集区古沟乡卫生院医生聂朋军说。 11月29日,一大早就起床的聂朋军就忙碌...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