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徐瑞成 本报记者 刘银昌
初冬的毛集,到处涌现蓬勃发展的热潮:城在林中,楼在绿中,居在园中,人在景中……
打造“滨湖小城市、生态大湿地”,这是毛集实验区的发展目标。该区围绕市“1235”发展战略,全面推进“576”转型发展行动计划,描绘着滨焦岗湖新城的优美画卷。
统筹“规划、建设、管理”——打造宜居城市
“奥特莱斯小镇落户毛集,给俺们带来的实惠真多,购物、休闲、娱乐都便捷得多!”52岁的刘伟脸上绽放出满意的笑容。投资15亿元的省“861”项目奥特莱斯小镇,综合的配套设施让居民享受到有尊严的生活。
“打造滨湖新城要树立系统思维,从构成城市的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考量,对事关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周密部署。”1月5日,毛集实验区管委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该区坚持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和专业知识,认真谋划城市的“成长坐标”。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规划和管控,围绕碧水、绿树、花草、空气做足绿色文章,城区面积由不足1平方公里扩大到4平方公里,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验收,省级生态乡镇实现全覆盖,创建省级美好乡村中心村12个,森林覆盖率、PM10优良率居于全市前列。毛集实验区加强文明城市创建力度,荣膺全国绿化模范县区、全国生态文明县区等称号。
统筹“空间、规模、产业”——打造宜业城市
主导产业突出,配套产业集聚,骨干产业延伸,这是走进毛集经济开发区的“第一印象”。园区规划面积12.23平方公里,引进企业42家。“毛集是块创业热土,我们生产的电子产品全部销往国外。”鹏程电子董事长刘传胜如是说。
新型城区、生态景区、低碳园区,这是毛集实验区结合资源禀赋优化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这里,文化旅游、健康休闲养老、生态农业和食品加工均是朝阳产业,发展空间无比巨大。放眼一望,商流涌动,产业如潮,投资15亿元的中沛·焦岗湖生态养老文化旅游综合体、拥有15年食品生产加工历史的淮南白蓝集团、焦岗湖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东风湖万亩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等,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
统筹“生态、文化、消费”——打造宜游城市
日前,总投资8.2亿元占地519.18亩的御泉湾温泉小镇在焦岗湖景区西小圩开工建设,为创建焦岗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努力向着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的目标奋力冲刺。
毛集实验区始终把“生态立区”摆在首位,该区有焦岗湖国家4A级旅游景区、焦岗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是远近闻名的中国绿色名县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6平方米,空气质量排名位居全市第一。城市建设注重延续历史传承,保护好前人留下的花鼓灯、马戏灯等文化遗产,塑造好渔家风情寨、淮南牛肉汤等品牌,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重点发展养老、健康、旅游、文化等服务。
采访结束时,毛集实验区工委负责同志谈到今后发展,满怀豪情:“我们坚持以文化旅游为引领、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休闲健康养老和食品加工为支撑,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努力走出一条独具毛集特色的发展之路,建成国内优秀的休闲旅游胜地。”
新闻推荐
尊敬的全市离退休老同志: 2016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市委、市政府谨向你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淮南发展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下滑的...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