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东华 实习生 周 雯
2月12日,农历正月初五。“小甜橙”无处不在!节后春运服务的第一天,从他们踏入站前广场的那一刻开始,就按照分工充满热情地在候车室、售票厅、服务台、站台为旅客提供帮助……
2月13日,客流量相比昨天大了很多,“小甜橙”们从容应对,K8385次列车乘车旅客多达1900人,在小甜橙和车站人员的引导下,十分钟内就完成了乘降……
2月14日,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节后春运志愿服务第三天,在淮南东站参加志愿服务的小甜橙虽然人数少,但是很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以上的几段话,是从淮南西站团委书记郭磊的手机微信——春运志愿日记摘录而来。日记里的小甜橙,是对身着橙黄色马甲的大学生志愿者的昵称,这些文字简单记录下了这些大学生志愿者在淮南火车站服务春运的印记。
日前,记者走进淮南火车站,记录下这群年轻人服务春运、帮助旅客平安出行的一个个温情瞬间。
“他买错了车票,不知道到那个窗口退”。见到吴昊时,他正引领一名乘客到6号窗口退票。“帮助有需要的乘客,是我们的职责。”吴昊是安徽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参与了淮南火车站春运志愿服务,至今已连续坚持了三年,从工作中锻炼成长,今年,他已成为志愿服务一队的队长。
吴昊介绍说,今年的志愿服务主要协助车站职工做好重点旅客(老、弱、病、残等)乘车服务、服务台接受旅客咨询、帮助乘客送站上车、引导做好铁路自助设备(自助售取票机等)的使用、协助维护旅客购票秩序等。“这些任务看似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就拿K8385次始发车引导乘降工作来说,让近2000名旅客在很短的时间平安有序地登车,每一名志愿者都要来回帮助多名乘客,等列车顺利驶出淮南站,志愿者们已累得气喘吁吁;还有服务台的志愿者,要做很多功课,熟悉掌握火车站上的列车时刻、网络购票、取票、乘车流程等,否则,很难胜任为旅客答疑解惑的工作任务。”
志愿者们强烈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让郭磊记忆深刻:2月15日下午,一位60多岁老奶奶,孤身一人来到车站,要买票到四川蓬溪县看望自己年近九旬的老母亲,志愿者们忙前忙后,帮助她购买当晚的车票,和车站工作人员一同将她安置在服务台候车,把她的身份信息、乘车目的地等写在一张纸上,嘱咐她随身带好,以便途中有需要,能够及时向好心人需求帮助;2月16日上午,有一位腿部不便的残疾人旅客,买的是几个小时后的车票。志愿者们与旅客沟通,成功说服爱心旅客腾出空位,帮助这位身体不便的旅客在拥挤的候车大厅中坐下,并在列车到站时搀扶着将他送上列车安顿好。
因为招募志愿者是淮南西站团委与安徽理工大学团委共同实施的,在51名大学生志愿者中,有50人是安徽理工大学的学生,唯一例外的是周婷婷,她是淮南师范学院的大一学生。“我的安理大同学告诉我,他们学校在招募学生志愿者参与春运服务的信息,我就多方打听到了淮南西站团委郭磊书记的电话,多次打电话去争取,希望能够参与到志愿者队伍中,最后,终于成功了。”站在“169”雷锋服务台里,提及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周婷婷仍难掩自豪、喜悦之情,“每次和旅客说再见时,我都会加一句注意安全,看着他们笑着离去,我的心里暖暖的,我真正深切体会到志愿者的真谛,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正常的岗位服务,志愿者们还积极参与车站组织的各种主题活动,如年三十为旅客送饺子,元宵节为旅客送元宵、送花灯等,与旅客一起过除夕、闹元宵,将关怀送给每一位旅客。
在志愿者郑辉的日记里,记者看到了这么一段话:志愿者的出发点不是好奇心的满足,而是对社会的回报;志愿者不是指挥者、教育者,而是用生命去影响生命。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可能还会有不同的相遇,只要心态不变,就可以把温暖继续传递下去。
新闻推荐
围绕调转促“4106”行动计划,淮南市质监部门谋长远、出实招,全力推进质量品牌升级工程—— 质量强市,铆足干劲再出发
本报记者 柏 松 延伸质量强市理念,筑牢质量安全屏障,提升质量淮南魅力……在猴年开春的务虚会上,市质监局的业务部门提建议、出计划、谋发展,大家有着共同的目标:紧盯“调转促”,质量强市谋跨越。...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