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玉宝 范孝东本报通讯员 王震东
记者近日来到淮南市谢家集区杨公镇陈庙村,只见白色的草莓种植大棚一排连着一排。在陈庙村下板组村民吴怀唐的草莓种植基地,记者掀开大棚门帘,一股暖流扑面而来,大棚内的草莓果实累累、红嫩喜人。
“过年前后草莓非常好卖,价钱虽高,仍然供不应求。我们老两口春节期间一直没闲着。虽然很忙,但是忙得高兴! ”吴怀唐告诉记者,他家一共种了7亩草莓,春节期间卖了将近8万元。
陈庙村负责人陈钊介绍,近年来,该村村民种植草莓的热情越来越高,村里成立了几个草莓种植合作社。目前,全村草莓种植面积已达1200亩,农民收入也连年攀升。
记者又来到该区孙庙乡,了解到计划总投资达8000万元的孙庙乡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已于近日达成最终协议,为期30年的正式合同已经签订。该项目拟在孙庙乡原有1000亩黄晶梨基地规模的基础上再开发1030亩,主要从事林木、经果林、花卉苗木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同时打造成现代休闲旅游和休闲农庄,预计项目完成后可带动周边200名农民就业。
近年来,谢家集区惠农支农,促进了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 2015年,该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增加到11760元,同比增长8.5%。
“今年,我们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产地加工、农村电商、康养服务、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 ”谢家集区农林部门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该区将不断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带动美丽乡村建设。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孙玉宝本报通讯员 徐瑞成“张奶奶,别急!这些药您拿好,共60元。 ”3月21日上午,淮南市毛集实验区曹集韵天大药房直营店经理贺曹霞,向塘沿村身患糖尿病的老人张大荣递上药品。张奶奶感激地...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