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范孝东本报通讯员 孔宪姣
近日,记者来到淮南市田家庵区泉山街道泉山社区,社区居民连佩玲正在离家不远的农金大院里晾晒被子。 “管道埋好了、路也铺好了、绿化起来了、环境亮堂了……群众不花一分钱,老旧小区就换了新颜! ”连佩玲高兴地说。
农金大院曾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一度让居民引以为豪的小区因为无人管理开始变得破败不堪。
“去年,街道社区来人测量,说是要彻底改造,并且很快就完成了全部工程,替俺们居民做了件大好事! ”记者顺着连佩玲指的方向望去,崭新的水泥路一直延伸到大院深处。同时,还重新铺设了下水道,周边绿植、路灯等基础建筑更是一应俱全,农金大院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
2015年以来,田家庵区全面拉开了老旧小区整治的帷幕。为确保整治工作顺利推进,该区实行民生工程“一把手”负责制,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该区要求街道、社区及居民代表成立群众监督小组,对工程实施进程中的各项环节进行群众监督。在整改过程中,田家庵区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元素通过新颖的主题展牌、景观造型、文化墙、公益广告等方式引入到社区的景观之中,既美化了社区,贴近了居民,又提升了社区的文化氛围。
去年下半年以来,田家庵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累计维修路面3.3万平方米,改造下水管网3500米,安装路灯70盏,划设停车位334处,粉刷墙面4.6万平方米,增设垃圾桶195个,安装门岗道闸11处,清理各类垃圾120余吨,拆除乱搭乱建49处1671平方米,清理小菜园119处。监控、文化墙、小区文明公约等配套设施也已全部落实到位,基本实现了“水通、路平、灯亮、街净、景美、安全、有序、人和”的整治目标。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徐瑞城 记者 范孝东)近日,淮南市毛集实验区与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深入开展合作,建设“生态毛集”。近年来,毛集实验...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