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淮南市不断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缩小贫困救助“真空层”,救助类型由“收入型”贫困群体向“支出型”贫困群体拓展,救助对象由“户籍人口”向“非户籍常住人口”拓展。
淮南市加大医疗救助,对因患重大疾病导致生活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个人自付救助比例达70%,今年上半年累计救助2.7万人次,发放救助金2127万元。积极开展临时救助,对因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导致生活困难人群及时提供救助,今年首次将救助对象由“本地户籍人口”拓展至“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上半年累计救助困难群众1287户,发放救助金225万元。通过开展慈善助学行动,制定困难群众殡葬费用减免、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制度,运用多种方法和路径最大限度保障困难群众生活。 (本报记者 朱庆磊 实习生 周 雯)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陈崇韧 本报通讯员 郭 晨 连日来,淮上大地骄阳似火、热浪滚滚,气温持续保持在30余度!然而,为了保障广大群众出行安全,构建畅通和谐的交通环境,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号召全警动员起来,从支队长到普...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