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陈 真
下午三四点钟,太阳的威力已渐渐削弱许多。祖父便按照计划,唤我的名字,让我和他一同去摘西瓜。这时,父亲从堂屋里出来,也要前去。祖父认为,父亲早上去给别人挖药材,已累得够呛,心疼他的身体,本不打算让他去。可父亲依然坚持己见,要和我们一块儿。
我们三人来到瓜田,途中,父亲安排好每个人的任务,祖父负责挑选成熟的西瓜,父亲和我则主要把西瓜背到车上去。
年迈的祖父步履蹒跚,在刚经历一场雨水的瓜地里来回地寻觅,父亲提醒他步伐要轻点,别踩坏了瓜秧,这茬西瓜才开始收获。绿油油的瓜秧下,躺着一个个“绿皮红瓤”的家伙。祖父拍拍西瓜,用耳朵仔细分辨发出的声音,又看看瓜须,确认十分熟才放心采摘。父亲与我在田垄里,将祖父摘好的西瓜装进袋子,再背出瓜田。我家西瓜个头较大,父亲让我一次背三个,生怕压坏了我。我随便地把三个西瓜装进袋子里,用手攥紧袋口,将袋子放到背上,跟着父亲亦步亦趋地走出瓜田。
一程程,一趟趟,我和父亲在田垄里来来往往。祖父把所有成熟的西瓜摘好之后,也加入我们背瓜的行列。父亲了解祖父的脾气,不让他背瓜是不可能的,但只让祖父背两个,因为祖父的身体不允许他再劳累。
趁着这个档口,祖父和父亲便开始向我诉说农民的辛酸,以此鞭策我用功读书。
身上的衬衣被袋子和泥土的沾染,变得灰白相间;脸上的汗水汇集到下巴,而后滴落到西瓜皮上,摔成好几瓣……农民就是这样,在田里,只有留着满头的汗水,衣服上布满泥土,才是真正的劳动者,才真的令人敬佩。
晚上洗澡时,发现肩头有些红肿,也没太放在心上,冲冲澡便上床了。本想早点休息,没成想俗事困扰,一直到午夜,才合上双眼。
次日清晨,父亲叫我起床,要我和祖父去卖瓜。揉着惺忪的睡眼,简单地洗洗脸,我就开车上路了。半夜里下雨,以致早上的气温很低,祖母还特地为我添了一件厚衣服。
卖瓜场所很简易,就在国道两侧的空地上。瓜农们把车子停在国道的慢车道上,等待瓜贩子问价。
祖父站在路旁,期待着能有人看中自家的西瓜,他外面穿了一件单薄的中山装,似乎忘记了晨风的微冷。这时,远处走来一位瓜贩,脚步停在车前,拍打着西瓜,一边还看“面相”。
祖父在一旁细说我家瓜的好处,不时地挑出品质上乘的瓜让他看。
价格谈不拢,祖父摆摆手,那贩子随即离去。
不一会儿,天空中飘起细雨,“斜风细雨不须归”,祖父眉头紧锁,不时发出叹息的声音。
就这样,不断地谈价、称瓜、送瓜,直到九点多钟,一车西瓜才卖完,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我和祖父赶回家。愿所有的瓜农都能早日把自己的瓜卖完回家!
作者简介:
陈真,淮南师范学院学生,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孙鸿)进入夏季“高温模式”,各种致病微生物易于滋生,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风险加大。淮南市食药监局日前发布夏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餐饮安全。 警示提出,消费者要...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