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在冒着酷暑装卸货物。
8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市开发区南侧的上海铁路局淮南货运中心颍南货运站,这里偏居城市一隅,成片的树林将外界的喧嚣隔之门外。一辆货运火车静静停靠在铁轨上,叉车司机李洋正驾驶叉车在车厢与货仓间往来行驶,搬运货物。
酷暑还未离去,在没有遮挡的月台作业,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李洋浑身汗水,后背早已湿了一大片,但这丝毫没影响到他的工作状态——打方向、踩油门、调叉子高度、叉货物……一连串动作如行云流水般顺畅。
李洋今年24岁,去年刚刚毕业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同年8月来到货运站从事叉车工作。尽管才一年时间,但已经在工作岗位上度过了两季“桑拿天”。“刚工作时,我以为对一名大学生来说,开叉车应该很容易,可操作起来才发现并非这样。”李洋说,在货运站装卸货物对叉车驾驶熟练程度要求较高,为了尽快掌握叉车装卸技能,刚参加工作那段时间,他常常顶着烈日一练就是几个小时。现在虽然“出师”了,可辛苦程度依然不减。坐在热气腾腾的发动机上,迎着骄阳的曝晒,将一车车货物装了卸、卸了装,一天到晚,衣服几乎都贴在身上。
“我现在驾驶的这辆叉车最大载重量3吨,一车厢几十吨的货物,要往返几十趟才能装卸完成。”虽然叉车装卸工作既辛苦又枯燥,可李洋没有因此而降低自己的作业标准,每次在装卸货物之前,依然会提前去查看车厢里货物的外包装情况,以便作业时调整叉车前叉角度,避免出现意外,“前不久卸了一次化肥,外包装大又是布质材料,要求叉车的叉子必须准确插入四角的小孔中,如果叉子角度稍微不对,就会把外包装刺破,容不得丝毫马虎。”李洋说,货运叉车司机避免不了户外作业,眼下虽是高温天,可能够按照要求顺利完成一批批货运装卸任务,辛苦点也值。
远离城市喧嚣,李洋与同事们还在百米月台上,坚守寂寞,挥洒汗水,等待下一班火车的到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李严)“谢谢,谢谢你们对我家的帮助!”1月29日上午,淮南市朝阳街道华声苑社区70多岁的沈兰芝家里,来了一帮好心人,不但为她家送来了粮油,还为她家打扫了卫生。这些人就是该社区的在职党员和...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