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婷婷
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潘集区副区长王亮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一位新任政协委员,他将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发挥自己身处县区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优势,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为推进淮南产业结构优化和资源型城市转型提速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王亮告诉记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潘集建设现代化绿色能源基地”。这是对潘集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产业结构特征的深刻把握和精准定位。潘集区是以煤电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大区,拥有原煤产能约3000万吨,火电装机容量约750万千瓦,占据全市半壁江山。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煤电将是潘集区经济发展的基石,不可动摇。但受自身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凸显及替代能源快速发展等影响,传统能源基地向现代化绿色能源基地转型势在必行。
“潘集区建设现代化绿色能源基地具备良好基础。”王亮说,全区现有7对矿井均为现代化大型矿井,田集电厂、平圩电厂所有机组已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具备国内同类机组先进水平,可将洁净煤转化为清洁电。全球最大的水面漂浮式光伏发电项目已于去年并网发电。“《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将打造煤电、煤化工两个‘千亿级\’产业基地,这都与潘集区密切相关,潘集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新机遇。”“建设现代化绿色能源基地”是潘集区未来煤电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和遵循,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确定时间表,明确路线图,全力以赴推进。
“潘集区‘建设现代化绿色能源基地\’需要‘做大体量、提升品质、补齐短板\’。”王亮告诉记者,“做大体量”就是要达到与全市“两个千亿级”相匹配的产业规模;“提升品质”就是要在现有能源产业的基础上,对标行业先进,提质增效;“补齐短板”就是要在涉矿环境治理、煤矿开发伴生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狠下功夫。近期要重点抓好中安煤化工项目建设、煤矿开发伴生资源综合利用、采煤沉陷区光伏领跑技术基地项目建设等工作,推进现代化绿色能源基地建设扎实有序开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明星通讯员沈涛摄影报道)为有效防范低温结冰天气,淮南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迅速启动恶劣天气公交应急预案,对营运调度、安全行车、车辆维修、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部署,全体公交员工加...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