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协调,规划设计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是一项复杂工程,应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扶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协同推进、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新格局。尽快制定出台《淮南市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工作方案》,全面系统有序地推动淮南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在规划设计、研究阐发、保护传承、教育普及、品牌打造、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各方面协调发展。
求真务实,立德树人
围绕立德树人,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持久组织开展各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把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相结合,策划推出《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电视台、《淮南发布》微信公号等媒体优秀传统文化专栏,打造一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公益广告,在淮南市各类公共场所和媒体展陈播出,营造潜移默化的良好社会环境。
因地制宜,彰显淮南文化元素
淮南作为《淮南子》的诞生地、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中国成语典故重要发源地之一,八公山作为历史文化地质名山,寿州古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些都是彰显淮南元素的宝贵文化资源,应因地制宜,加以发掘保护、开发利用,把淮南的“四名”:名山(八公山)、名城(寿州古城)、名人(淮南王刘安)、名著(《淮南子》)有机整合,打造出一系列与淮南文化元素相关的文化产业和文艺精品。
文旅融合,引领城市转型升级
应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努力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淮南市支柱产业,引领城市转型发展。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文化旅游产业PPP项目,加快建成“淝水之战遗址文化园”“中国豆腐文化产业园”等旅游重点项目,使景点景观富有历史印迹、地域风情、人文内涵。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从1月3日开始,淮南市迎来罕见暴雪天气。淮南供电公司第一时间紧急成立暴雪应急指挥中心,召开应急电视电话会议,启动应急预案,全力做好因灾停电用户抢修恢复工作。1月4日,该公司将雨雪冰冻橙色预...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