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将至,很多江城市民都不断接到各类饭局邀约,同学聚会、单位年会、战友聚会、客户聚会等等,类型各有不同。更有不少“微信群”或其他社交软件朋友群里的成员,纷纷由线上走到线下,当面交流,成为年前聚会的一股新潮流。
饭局扎堆忙坏“应酬族”
“上周我只在家吃过一顿晚饭,其余就是各种聚会。也觉得挺累的,但没办法。”1月16日,接受采访时,市民梁先生感慨说。张先生是一名企业管理人员,每年这段时间工作相对不忙,但却被各种聚会“缠身”。“高中同学聚会、社会上一些朋友聚会,还开车去外地参加了寝室兄弟聚会……每顿都喝得不少。”
市民孙先生对此也有同感。身边不少人都以“快过年了”为由,将大家召集在一起聚聚,“主要是联络感情,如果不去,会驳了朋友面子。”
还有一种是与工作相关的饭局。何先生经营一家小型广告公司,市场竞争激烈,客户就是资源,特别是一些老客户必须不断加深感情。于是,每年春节前,他都要分拨召集各方聚餐,为来年合作打好基础。
这类饭局并不“好吃”,参与者们也都很无奈,有市民表示,“工作饭局水很深,有领导在场要奉承,有客户在要巴结,讲话都费脑子,基本没吃啥,就是干杯了……”
群友聚餐成新潮
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低头族”,玩起微信。同乡群、同事群、战友群、宝妈群……谁的社交软件里没有几个群。与传统的同事群、同学群里大家互相熟悉不同的是,很多新兴群的成员都素未谋面,年前他们也热衷从线上走到线下,组织聚会,这类聚餐也俨然成了新年饭局的新类型。
章先生是名工业企业退休职工,去年加入了一个淮南的老乡群,几个月时间,成员就突破了200人。群主张罗组织一次“聚会”,想参加的老乡自愿报名,采取AA制,每人出资100元,时间和酒店地点都提前告知。还有热心群友义务找来大客车,在指定地点和时间接送,想得相当周全。
章先生回来后说,“和以往参加的聚会不一样,大家来自各行各业,年龄相差也悬殊,彼此之间感觉既陌生又熟悉,但聊起来还是有共同话题的。因为没有任何利益关系,彼此也都很真诚,感觉挺好的。我跟好几个人都成了朋友,平时也约着打球钓鱼。”
另一位市民汪女士今年35岁,是一名资深的微商。之前,她加入了一个微商联盟,大家互相学习交流,推介产品。前段日子,这些“微友”走到了线下,在咖啡厅聚会了一次。“那天来了20多个人,最初有些拘谨,没有平时在网上放松。但交流一段时间就好了,慢慢越来越熟,彼此介绍生意,分享新的理念,挺开阔眼界的。不少人都提出了,春节前还要再聚一次,规模比上次还要大。”
晚餐包房最热门
记者从市区多家大中型酒店了解到,从元旦前开始一直到近日,各大酒店包房的预订率都很高,一些热门的土菜馆、火锅店、羊肉馆等门店,晚餐时间段一桌难求。特别是周五、周六、周日三天,有的甚至要提前2天订座。有的更是直接表示,不接受订位,先到先得。
位于市团结路的一家本地土菜馆,仅有的四个包厢常常是提前三天就订满。酒店店主表示,从元旦前开始,每天订桌量都很大,至今仍是如此,这其中有家宴,也有朋友聚餐、宴请客户。“大都是回头客,觉得这里吃饭性价比高。而且相比新潮精致的西餐,土菜还是更有市场,适合喝点小酒,谈天说地。”
另外一家星级酒店负责人说,他们从元旦前开始,就不停接到各类预订包房的电话,且以晚餐居多,目前已经超过去年同期的订单量。不仅有小规模的聚餐,还有一些企业年会和团体聚会,会预订较大的场地,“团体自助餐预订的也很多。”
记者 程茜
新闻推荐
中安在线-淮南网去年12月初,随着如今食品公司在国家认监委“同线同标同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公示,淮南市已有2家出口食品备案企业实现了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同线...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