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东华 本报通讯员 赵忠瀚
2017年,田家庵区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大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四创一建”,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品质大幅提升,宜居度和居民归属感不断增强,一个天蓝、山青、水绿的生态田家庵正在成为现实。
城市品质持续提升
城市品质,关乎每个市民的幸福指数。2017年,田家庵区坚持建管并进,实现了城市品质的持续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完成安成铺周边道路改造,朝阳西路、环山西路建成通车,常青变电站、3处21公里高压线路改造等20余个重点工程保障有力,维修改造小街小巷10条,改造疏通老城区雨污管网36条,安装太阳能路灯420盏。安置房建设取得重大成果,提前超额完成年度棚改任务,上郑安置区、泉西公租房、王郢永安、园南村等13个项目完成交房10411套,3万余名群众的重大利益得到根本保障。城管执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派驻乡镇街道执法中队13支,管理重心、执法力量全面下移。持续开展“春雷”等系列整治行动,常态化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功蝉联“全省文明城区”。
乡村面貌展露新颜
2017年,田家庵区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扎实开展“向垃圾宣战、建美丽家园”农村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进一步夯实。
坚持规划先行,完成美丽乡村布点规划、美丽乡镇总体规划和中心村专项建设规划编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曹庵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宋王和尹祠中心村、12个自然村综合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史院乡红池广场、庞岗中型灌区节水配套工程建成投用,鹿岗小镇启动建设,新建改造尹祠大道、石姚湾中心路等农村生产生活道路12条,提升改造“八小水利工程”263处,完成辛东、连岗、石头埠3个村自来水入户和曹庵镇13公里自来水管网改造。持续开展“向垃圾宣战、建美丽家园”城乡环境集中整治,清理陈年垃圾18.2万吨并通过省级验收。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项整治”,农村环卫市场化专业保洁实现自然村庄全覆盖,新建改造垃圾中转站3座、地埋式垃圾处理设施32处、公厕38座。石头埠污水处理站建成投用,曹庵、史院污水处理站使用功能提档升级。农业农村工作上了一个大台阶,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生态保护力度空前
田家庵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全方位建设美丽田家庵。
2017年,该区全面加强监管力量,成立区环境保护委员会和15个基层环境保护所。铁腕整治突出环境问题,全力保障“两行”城市水系治理、石姚湾污水泵站建设、一水厂取水口上移等环保项目实施,拆解饮用水源地连家船98艘,爆破拆除非法码头4座,高效完成中央和省环保督察组交办的61个信访件办理和45项整改任务。强力开展“蓝天行动”,拆除高污染锅炉14台,清除散装物料堆场69处,取缔废旧塑料加工等小作坊47家,全面禁止城区露天烧烤,推进餐饮企业加装油烟净化装置,建筑工地黄沙裸土全部覆盖,秸秆禁烧实现“零火点”。全面建立“河长制”,关闭搬迁养殖场88户,拆除非法围网养殖2517亩,排查取缔污染源228处,清理整治黑臭水体430处7.8万立方米。摧毁淮河河道非法采砂船只6艘,拆毁机具22台套。稳步推进生态修复,将淮河、舜耕山、瓦埠湖田家庵段纳入生态红线保护范围,全面完成曹岭湖一期、长青煤矿湿地修复工程,新增成片造林358亩、城市绿地8万平方米,建成游园广场、健身步道19处。
新闻推荐
中安在线-淮南网1月16日上午,有市民向媒体反映,开车经过市内,看见环卫工人将路边积雪直接摊铺到机动车道上,影响车辆正常通行。当天上午,田家庵区环卫部门工作人员回应表示,最近气温回升,摊铺积雪是为了...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