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雪峰)1月22日,淮南市田家庵区教育局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随后,双方在3所学校为北师大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自适应学习与创新教育实验基地”揭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强区的打造离不开教育科研的进步和应用,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相关规划纲要精神,推进田家庵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该区决定启动教育局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自适应学习与创新教育实验基地”项目,推广北京师范大学正在实施的这一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北京师范大学技术研发优势和专家队伍优势,发挥理论引领作用,把目前国内外最前沿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模式应用到田家庵区,指导田家庵区义务教育学校学习与创新教育模式,全面提高办学质量。通过北师大专家和专业指导着力提升项目学校校长和教师的专业能力,帮助学校建立研究创新型共同体,提高学校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力争在项目基地产生一批理念先进、品德高尚、专业过硬的管理团队和教学研究团队,扩展项目学校的科研水平和办学视野,以促进全区教育创新思考和创新发展。
此次3所列入“自适应学习与创新教育实验基地”的学校分别是洞山中学东校区、田十五小、田十七小。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提出以“基础云平台建设+创新平台建设+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核心目标是将田家庵区打造成为领先其他地区至少5年以上的“教育信息化特区”,使得田家庵区的教育信息化形成区域特色,成为地区乃至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标杆。
据悉,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是著名学府,以李大钊、鲁迅、梁启超等为代表,一大批名师先贤在那里弘文励教。学校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形成了“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田区政府分管教育负责人表示,能与北师大这所百年名校合作是田家庵区教育的一大幸事。依托北师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多年来教育科研成果和科研力量,打造好在田区3所学校建立的项目实验基地,以点带面不断探索,推动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形成一批有针对性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创新模式,将更好服务于全区广大教育领域,推动田区教育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严摄影报道)“我从内心感激为我提供帮助的人,以后,我也会尽自己的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1月17日下午,在淮南师范学院团委活动中心,11名贫困生获得了由市红十字会转赠的“开业礼金”2...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