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新闻 凤台新闻 寿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淮南市 > 淮南新闻 > 正文

让“法治”开启古城保护新时代 全封函

来源:淮南日报 2018-01-24 14:53   https://www.yybnet.net/

2017年12月8日,《淮南市寿州古城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寿县在春申广场举行大型宣传活动。一时间,古城保护立法迅速成为大街小巷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

寿县自1982年被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古城保护工作一直在摸索中前行,受制于认识上的误区和政策、机制等因素的缺失,老大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公开的资料显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近半历史建筑或在原居民的“精心改造”下走向消亡,或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的原始状态。古城如何突围并获得重生牵动着市民百姓的神经,实现古城保护的规范化,成为共同的期待。

十年探索,一朝花开。《淮南市寿州古城保护条例》的出台和实施,标志着古城保护工作迈入法治化轨道。设立寿州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从机制上解决了职能部门各自为政、不能合力的弊端;规定古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45000人以内,为“人口出城”和“房屋所有权置换”提供了法律支撑,保证了古城的环境承载能力;特别是明确市、县两级财政年度预算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古城保护,进一步解决了困扰多年的资金难题。

古城墙是寿州古城的重要标志,是人们闲暇之余散心、遛弯的好去处。但由于长期没有法律的约束和监管,露天烧烤、小狗乱跑等现象已经见怪不怪,既破坏了古城的环境,也拉低了古城的颜值。《保护条例》对居民和游客的日常活动有了具体规定,凡是明令禁止的必处罚,直接刹住了不文明行为持续蔓延的不良趋势。划定核心保护范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现有与核心保护范围风貌、格局不相协调的建筑物应当逐步予以改造或者拆除”,这些条款杜绝了公众“改造”古城的随意性,对“建设性破坏”实现了刚性制约。

具法者,法不法也。法律在保护古城的同时,也在以它的权威告诫我们,古城绝不是某个人的私有财产,而是这个城市的共同财富,是要世代流传的文化遗产。以《保护条例》实施为起点,我们可以激起人们的古城保护意识,让更多的人重新来了解寿州古城的历史和文化,重新来认识寿州古城的价值,重新来思索这个城市的发展定位。

推进寿州古城的保护,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需要有法律的保驾护航。无论是破解现实瓶颈,还是着眼于长远根基,《淮南市寿州古城保护条例》迈出了“以立法促保护”的第一步,也为古城的未来发展赋予了更多的思路和空间。随着《保护条例》的深入实施,寿州古城必将在“法治”精神的引领下昂首阔步走在新时代。

新闻推荐

杨裴飞家庭:忠厚传家远 家和幸福长

【家庭事迹】田家庵区洞山街道新村社区杨裴飞老人有一个14人的大家庭。杨裴飞今年82岁,退休后主动承担起家务,夫妻二人恩爱和睦;两位老人爱好广泛,退休生活丰富多彩。老伴权启秀退休后开始学习国画,她...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让“法治”开启古城保护新时代 全封函)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