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花白瓷碗,碗里一份面,色焦黄、味喷香,油亮亮的芡挂在每一根面条上,配以青翠的葱花、金黄的姜末和通红的辣椒,加上三四片切得薄薄的牛肉片,再佐以一小碗牛骨熬的高汤,吃一口面,饮一口汤,那滋味,嘿,绝了。
第一次吃这种面,是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学校食堂的饭菜怎及得上妈妈的手艺?馋的时候,就到学校附近的小吃店打牙祭,一来二去,迷上了一家淮南人开的面馆,迷上了面馆里的葱油拌面。
至今还记得,面馆在一条狭窄的小巷里,门面不大,门头上贴着红纸店名——“小乐惠”。推门进去,四壁雪白,贴着一张菜单,别无装饰,放着五六张桌子,一组“L”形的柜子把屋子隔出一个单独的空间,老板和老板娘就在那个空间里劳作——擀面条、熬高汤。食客进门,老板娘便放下手中的活儿,一边用围裙擦手,一边笑吟吟地迎上去问:“今天想吃什么面?”食客大多数是老主顾,老板娘的语气里便透着亲切。面还未尝,心头已是暖暖的了。
记忆中冬天吃面的次数最多。冬天日短,下午的课程结束后,在没有暖气的教室里坐了大半天,早就冷透了,这个时候就特别渴望一碗热气腾腾的葱油拌面。于是呼朋唤友,三五个人结伴而行,夹着书、缩着脖子,一边说笑一边走在光线昏暗的小巷里,闻着从两旁店铺里飘出来的各种味道,肚子越发“咕咕”地叫。那时的葱油拌面总是特别美味,那时的光阴总是特别美好,令人难忘。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家乡工作,虽然也吃过葱油拌面,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几次跟同学提起,找机会再去吃一次葱油拌面,却总是被泼冷水:“工作这么忙,哪有时间?再说,那家小面馆还在不在都不知道呢。”我虽然失望,却也承认的确如此。
去年初冬,到我上大学的城市出差,办完公事,还有闲余,一时起意,坐公车到学校看看,不想那家小面馆竟然还在。还是那间小屋,还是那个陈设,老板娘还是一如既往地边在围裙上擦手边笑吟吟地迎上来问:“想吃什么面?”少顷,一碗热气腾腾的面端上桌,还是那种蓝花白瓷碗,尝一口,还是那个味道,一口,只一口,便将我带回青葱的大学时代……
老板娘竟然对我还有印象。冬日午后,生意不忙,稀薄的日光照在油漆斑驳的柜台上,异乡的小店里,我跟老板娘聊起陈年往事。我说:“同学小陈至今还记得每次来吃面,你都多给他盛一挑面,那时他还是个穷学生,学费都是借的。”老板娘笑着说:“上学累,又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吃饱肚子哪有心思念书。”我说:“真没想到你还在这里。”老板娘说:“开小店不指望赚大钱,能养家糊口就好。来我这吃饭的多是学生,我的店在这儿,他们就不用走很远的路,也消费得起。”
我想,这就是我们对这碗葱油拌面念念不忘的理由。
我一直都在,只因为你会来,许多普通的日常存在,都是你我彼此生命里的春暖花开。□赵闻迪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孙鸿)1月25日,记者从市物价局获悉,为应对淮南市出现的大范围持续雨雪冰冻天气,市物价部门迅速行动,及时部署,切实做好雨雪冰冻期间市场价格监管工作,努力保持市场价格稳定。大范围持续雨雪冰...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