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新闻 凤台新闻 寿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淮南市 > 淮南新闻 > 正文

小草莓,乡村振兴大产业 本报记者 朱庆磊

来源:淮南日报 2018-02-05 20:52   https://www.yybnet.net/

春节临近,大棚草莓陆续成熟上市。2月2日上午,大通区孔店乡河沿村村民陆秀信在自家大棚里忙着采摘草莓。“每天能采摘100多斤成熟的草莓,市场批发价大概8块钱一斤,每天能有近千元的收益。”提起草莓行情,陆秀信的笑脸和草莓一样红。陆秀信告诉记者,今年冬天的两场大雪,对草莓产量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市场价格总体看好,草莓供不应求。自己家共有8个大棚,一个大棚收益在1万元以上,预计总收益10万元左右。

孔店乡是大通区的农业乡镇。近年来,该乡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草莓等特色种植经济,让“草莓”成为现代农业的一张名片。“孔店乡群众种植草莓时间长、规模大,全乡草莓种植达8000余亩,畅销淮南、合肥等市场,可为全乡农民带来1亿多元的收益。”孔店乡党委委员王吉告诉记者,当地草莓种植技术成熟,销售渠道完善,是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来到河沿村田野间,记者看到一座座白色的大棚首尾相接。大棚内,农户们正忙碌地采摘成熟的草莓,再根据大小将草莓分筐装运。看着红彤彤的草莓装满了箩筐,农户的脸上都写满了丰收的喜悦。“河沿村种植草莓600多亩,现在草莓刚上市,产量高,品相好,大家都想趁着临近春节卖个好价钱。”河沿村党支部书记闫其矿说。

闫其贵是一位草莓种植大户。一个上午的忙碌,闫其贵夫妻俩共采摘了6筐草莓。闫其贵告诉记者,如今草莓正是紧俏的时候,一上市就能抢购一空,一点也不愁销路。“自家的5亩地种的全是草莓,平均一季的利润6万多元,可比一年的庄稼效益高多了。”闫其贵说。

闫其远是一位刚脱贫的草莓种植户。“能够甩掉贫困户的帽子,全靠种植草莓产生的效益。”闫其远告诉记者,此前凭借2个大棚的草莓,加上村里的光伏电站分红,2016年他家的收入达到2万元,成功实现了脱贫。“2017年,村里还专门为我争取了项目资金,重新扩建了4座大棚,全年收入5万多元。”闫其远高兴地说。种植草莓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据介绍,2017年河沿村有8户贫困户成功实现脱贫。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瞅准草莓经济的高效益,孔店乡积极培育河沿村乡村旅游经济。区、乡投入了600余万元用于提升河沿村基础设施条件,目前河沿村乡村旅游接待中心已经建成投用,村里的多条道路也正在进行升级改造。“冬季草莓上市,市场俏、收益高;开春后,游客采摘草莓,乡村旅游火起来。小草莓,成了乡村振兴的大产业。”王吉说。

新闻推荐

春节来临 淮南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中安在线-淮南网从年初至今,连续两场大雪给市民出行造成诸多不便,不少市民也担心自己的“菜篮子"会拎着有些重。不过,在淮南市田家庵老龙眼市场、大通九龙岗市场、谢家集西城市场及一些...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小草莓,乡村振兴大产业 本报记者 朱庆磊)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