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淮南网 在今年这个湿哒哒的春节里,淮南渔民新村的渔民们告别了以往泥泞不堪的烂路,踏上了宽宽落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没有了家门口烂路上踩泥避坑的抱怨,让渔民们这个年过得都畅快。
渔民说,以前“打个的"车都不愿进,现在路修好了,车进车出,亲友来访都方便多了。
春节前夕,记者受渔民之邀来到渔民新村,见到这里的道路完全改观,与以往看到过的印象大不相同。村干部王顺广带着记者转了一圈,见路旁停了一些车,大都是渔民自家的。路边有闲坐的老人,也有孩子们在路旁跳皮筋,提起这条新路,大家都说好。同行的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局人员介绍,2月上旬,这条新建的道路才刚刚移交。
渔民新村位于淮南市十八中对面,老206国道北侧,建于1979年,有100多户窑河渔民在此落户。在那个年代,由渔民自发兴建的渔民新村其条件简陋可想而知,同时,渔民新村渔民户籍在渔业社,归在田家庵区,而渔民新村所在地位于大通洛河地界,长期以来,遇有问题,渔民新村成了“三不管"。
渔民新村地势低洼,建设时就没有像样的路面,渔民反映,下一场雨,半个月路才能干,由于排水不畅,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泥水路",踩踏的人多,路面坑洼不平,实在没法走了,就由渔民大户个人出资,拉些石渣垫上。“先天不足"加之后期没有建设投入,进出难一直是渔民村居民的抱怨。
情况的转机始于大通区洛河镇部分地块划归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渔民新村地域归于经开区后,经淮南经开区积极争取,由市里协调,渔民新村出门难修路费用的解决由市交通局拨付20万元,其余费用由淮南经开区承担。
淮南经开区建设局经招投标,确定了修路方案,去年4季度,投资30余万元的渔民新村出行道路开始兴修,项目名称为“湖大涧村居民道路维修改造工程",兴建道路全长380米,配套370米排水管道,同时,在道路一侧还安装了5座太阳能路灯,方便夜间照明。
道路的修建得到了渔民的一致拥护,全体居民都对修路过程中带来的暂时不便给予理解包容,全力支持道路修建,工程进展顺利。还在道路修建时,渔民就向记者报告了这一喜讯,邀请记者在道路修成时来看看,分享他们的喜悦。过年期间,在记者与渔民的通话中,他们还夸这条新路增加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记者 张雪峰 编辑 汤宁)
新闻推荐
宇宙洪荒,斗转星移,三千多年前,中国的古老文献中,就在探索太阳、月亮、北斗、二十八宿和地球的关系,试图掌握岁月更替、季节变换的规律。到了距今2156年前的西汉前期的《淮南子·天文训》,完整、科学的...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