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塌陷区出现鸳鸯 裴志新/摄
年初,在安徽观鸟生物群,淮南拍鸟爱好者裴志新上传了几幅鸳鸯图,引起“鸟人”们的关注。在国内,鸳鸯并非罕见,在北京等大城市的公园都能见到野生种群。但在淮南还是稀有鸟类。
塌陷区现上百只鸳鸯
这次发现的栖息地是采煤塌陷区形成的水面,而且数量达到上百只。据安徽省珍鸟会侯银续会长介绍:目前省内尚未有鸳鸯保护区。上百只鸳鸯,可能是安徽省乃至华东地区最大的野生种群。
裴志新不断上传他新拍摄的照片,每次都获得一片赞叹。但在三月底,他上传的几张照片,却充满了感伤——两对鸳鸯的尸体漂浮在浑浊的水面上。
不明原因的死亡让裴志新焦虑起来,他向当地主管部门举报,在鸟网等网站发出呼吁信,希望这群美丽的天外来客能得到保护,长留淮南。
专家考察鸳鸯栖息地
3月30日,记者与中科大及安徽珍鸟会的专家一同来到淮南,现场考察鸳鸯栖息地。
这片水面位于淮南舜耕山大通湿地公园附近,大通老煤矿塌陷区形成的水面断断续续形成大片水域。周边地广人稀,有成片林木。
鸳鸯栖息在其中一处水面。水面中有不少因塌陷而被淹的树木。当天的鸳鸯不多,大约有十几只,零星地栖息在树干上。
水面的中间,有一条堆出不久的土路,水体不流通,水面较浑浊。“早上有50多只。”裴志新介绍,“这两天数量变少了,不知是否和即将迁徙有关。”
一同前来的专家黄老师对鸳鸯的栖息地感到疑惑,因为这里不是鸳鸯的典型生境。而专家韩老师则说出充满感情的话:鸟儿其实很可怜,选择这里,可能仅仅因为没人打扰。
盼建鸳鸯栖息保护区
记者从淮南市林业局了解到,包括这片水域在内的淮南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已获省发改委批准并已启动建设。主要内容为环境修复和水环境治理;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和场地利用,建设苗圃、花卉市场和服务点等。
裴志新希望淮南市的领导和有关主管部门未雨绸缪,在还没有大规模建设之前,邀请生态学、动物和鸟类专家对已有规划进行研讨,需要的话适当修改,在这里建立一个鸳鸯栖息保护区,为五彩淮南再添一笔亮丽的生态色彩。
记者卓也/文
新闻推荐
近日,淮南市八公山区人民法院对周某诈骗一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以其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二万元。周某系在校大学生,其在一次网络购物过程中,因未收到快递,与快递公司发生纠纷,且...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