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市民政部门采取强化宣传创建、加强应急值守、落实冬春救助等举措,不断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全面提升灾害防范应对能力。
市民政部门注重强化宣传创建,在“防灾”上出新招。以“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为主题,积极开展“5.12”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以“全国防灾减灾日”十周年为契机,开展防灾减灾知识“三百”宣传周活动(“百名志愿者”进“百个社区”举行“百场”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讲),全市100余名志愿者共开展了105场防灾减灾知识讲座,13场防灾减灾应急演练。加强应急值守,在“减灾”上做文章。积极应对雪灾、暴雨、台风及上游泄洪影响等灾害救助工作,强化24小时值班值守,及时查核灾情,提升灾害应急救助水平。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乡镇(街道)、村(居)级灾害信息员培训,全市1303名灾害信息员纳入“121999”气象预警信息平台。2018年共创成5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防灾减灾示范社区,超额完成创建任务。落实冬春救助,在“救灾”上下功夫。完成2017-2018年受灾群众冬春救助工作,共下拨中央和省级自然灾害救助资金1326万元,累计救助达到4.2万人次。 (本报记者 朱庆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雪峰)淮南市气象资料显示,上周淮南气象观测站最低气温9.9℃(上周二),最高气温29.2℃(上周六),一周降水量无。时过清...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