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北市烈山区宋疃镇古饶社区,提起倪淮南的名字,人们都不会陌生。
行医23载的倪淮南,为刚出生的婴儿办理过新农合、为出门干活伤了脚的年轻人上门诊治、为年迈的老人送医送药……
在古饶,大家知道,倪淮南既是村医,也是病人。2019年3月,41岁的倪淮南被确诊为左髋关节孤立性浆细胞瘤,先后辗转上海、北京治疗。7月初,他在北京完成手术,终于在今年元旦甩开拐杖。这个春节对他来说,是团聚也是重生。
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倪淮南的春节计划,在得知村里急需专业医生参与战“疫”时,他第一时间拨通了社区党总支书记曹正安的电话。
“我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但我是医生,我懂医疗知识。再说,我是党员,我必须去。”就这样,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的倪淮南,成了当地疫情阻击战中的一名战士。
古饶社区常住人口1100户4700余人。疫情发生之初,倪淮南就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走村串户,宣传防疫知识,排查返乡人员。他每天穿着防护服、拿着体温检测仪、带着重点人员日常检测表,定点为返乡人员测体温、录数据、做心里疏导。十几天过去了,武汉返乡人员已平安度过第一个观察期,暂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他舒了一口气。原本去北京复诊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好一阵子,可是他依然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从未有片刻放松。
1月29日,忙碌了一天的倪淮南,刚端起妻子盛好的饺子,电话突然响起,是武汉返乡人员张某某称自己出现发热情况。倪淮南放下碗筷,换上防护服,迅速赶往张某某的家。经过测量体温、询问情况、原地观察,张某某体温正常,没有出现特殊情况,但他的情绪焦躁、心情焦虑。
“你把身体和心态都养好,什么病毒咱们都不怕。你看我,之前生了场大病,这不也好了吗?”穿着防护服的倪淮南,蹲在张某某身边跟他说。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心理疏导,张某某握紧拳头坚定地说:“淮南哥,我听你的,调整心态,积极对待隔离期。我相信自己一定没病,就算有,我也能战胜它。”
倪淮南从张某某家出来返回家中,已是晚上10点,那碗热腾腾的饺子还在保温桶里。妻子郑美华一边给他的鞋子衣服消毒,一边埋怨他只顾着工作,忘了自己的身体。倪淮南笑着说:“关键时刻,咱们医护人员不上谁上?在前线的医护人员是白衣天使,我这个村医也算个天使的助理吧。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柏雪王伟)2月19日晚8时,经过14天隔离,田家庵区阳光国际城西区C座在完成居民健康状况检查、环境消杀等综合评估后...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