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登成
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体育中心的方舱医院,有一位90后小护士在新冠肺炎患者的病床之间忙碌着,她时而为患者量体温,时而俯下身向患者嘘寒问暖,了解他们的身体感受,并将每位患者的体温及身体感受、心理状况——记录。她就是淮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护士李传娟。
2012年,李传娟光荣地加入护士队伍。当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她第一时间向医院递交请愿书。2020年2月8日,刚下“小夜班”的李传娟,接到上级部门同意并安排她支援武汉的电话,当天凌晨将手头工作安排妥当后,来不及与同事告别就赶往医院做好出征前的最后准备。2月9日早7时,踏上了驰援武汉的征程。
到达武汉后,经过一天的培训与熟悉环境,李传娟被分配至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体育中心的方舱医院。李传娟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方舱很大,目前有患者440多名,她的第一个班是夜班,接班时患者大部分都睡了。她说,自己的日常工作除了对患者的治疗和日常护理外,每天还要定时为患者量体温、做好登记,一旦发现患者病情加重时,要及时汇报并转送至专业医院救治。她说,自己每天身着防护服长达6个小时,有时候会感觉很闷,呼吸也受阻,再加上当班期间不能喝水,身体又因防护服的包裹很容易出汗,一个班上下来后,常感觉自己处于一种虚脱的状态。但是,当她看到那些比自己年长许多的医护人员为抢救患者连天加夜奋战不息,再苦再累也不畏惧后,她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
如今,李传娟已在“疫”线奋战多日,经过磨练,她不仅完美地践行了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职责使命,也更坚定了自己的政治信念。日前,她郑重地向医院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李传娟说,每当看到越来越多的患者走出方舱治愈出院,她就特别自豪。她坚信,不久的将来,这场全民参与的抗“疫”阻击战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本报记者摄影报道)2月28日上午,市民罗先生向本报热线反映,在田家庵区文化广场上,一些人居然将大量的袋装生活垃圾胡乱...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