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媛媛李严
二零二零,谐音“爱你爱你”。这本是一个蕴含爱意的数字,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份爱变得不同寻常。对初三的我来说,宅家的日子,是前所未有的体验,看似无聊却充满收获。因为空中课堂的陪伴,让我感到疫魔肆虐的这个寒假并不寒冷!
寒假不寒,添几分充实。
不知不觉中,空中课堂已开课一个月。如此特殊的一个月里,我与老师们通过屏幕深入交流,虽没有触手可及的课堂互动,但丝毫不减学习的热情。相比主科学习,兴趣课更让我耳目一新——心理健康教育课《别样初三,砥砺前行,活出你想象的2020》,陶老师娓娓动听的声音如涓涓细流,教会我通过听轻音乐、做小喜好来放松心态,缓解焦虑;两节风格不同的艺术欣赏课,第一次向我敞开了传统经典乐的大门,《老鼠娶亲》通过运用不同力度敲击乐器,生动形象演绎了老鼠出洞、娶亲、成亲和抱头鼠窜几个不同场景独具特色的声音;周杰伦的《菊花台》、薛之谦的《丑八怪》更让我看到传统乐与流行乐碰撞的火花;体育活动课时,我离开书桌,时而随着旋律跳啦啦操,时而来一段花样跳绳表演,时而做几个高难度的卷腹,看得妈妈不停地向我竖起大拇指。
寒假不寒,多几分温暖。
“一场疫情,全民成了厨子”,网络上的玩笑话不经意触动了我。陶老师不是也在心理健康课中说,可以做一些平时没机会做的小喜好来调剂紧张的学习吗?于是,学习间隙我动用平日“爱搭不理”的小烤箱和蒸锅,热火朝天地烹饪起酸奶蛋糕、布丁、双皮奶等钟爱的甜品,加入如火如荼的朋友圈“厨艺比拼大赛”,且乐此不疲。现在想来,疫情肆虐的日子,人们虽面临生活的诸多不便,家的温暖却浓厚了几分。每天尝试一些新事物,或许这便是生活最好的状态吧!
寒假不寒,有几分感恩。
“同学们,请起立。升国旗,唱国歌,向国旗行注目礼!”第一次在网上参加升旗仪式,第一次通过电脑聆听国旗下讲话。当慷慨激昂的国歌奏响,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瞬间热血沸腾。我知道,此刻我们正在与疫魔较量,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但我却能在这场战争背后看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及全体国民为此做出的努力和牺牲。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讲到: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在这次疫情面前,我们看到了84岁仍带队出征的钟南山院士,看到了与死神赛跑的张定宇院长,看到了减去一头长发的肖思孟护士……
哪有那么多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空中课堂的升旗仪式再次提醒我,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挺身而出、披上战袍的医生、记者、警察……感恩为我们撑起晴空万里的抗“疫”勇士们。
当你打开报纸阅读这篇文章时,48万延期开学的淮南中小学学子兴许正在“云端”翱翔,在空中课堂汲取养分……
1月31日,疫情期间,淮南率先在全国开通空中课堂互动直播教学,近5万名初三、高三学子受益。3月2日,在安徽省教育厅等三部门联合部署下,在淮南教育部门组织下,淮南中小学生线上开课,足不出户进行线上学习。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等媒体纷纷报道上述举动,更有外地市兄弟单位将上述举动称作“淮南奇迹”“淮南经验”。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值得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而且这一次淮南教育界“吃得”又是这样成功!而这成功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淮南教育人的情怀、担当和作为。所以,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4位受访者,让他们谈一谈“淮南奇迹”给自己和他人带去了什么。
同学们,我想对你说……洞山中学教师 戴蕾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延期开学。家长们倍感焦急,为孩子学习担忧。作为一名教师、初中毕业班班主任,我也和广大家长有着一样的顾虑,时间这么紧复习时间够不够,但是很快我的这个顾虑打消了。
针对疫情防控开学延迟的实际需要,淮南于1月31日推出空中课堂,一批名师在专门设置的网络教室里在线为淮南初三、高三毕业生答疑解惑,提供直播课程。
停课不停学,空中课堂就成为了孩子们的新课堂。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对这种更安全的学习课堂拍手称赞。空中课堂是否和学校课堂有所区别呢?相比之下,和学校教学一样有时间、有作业、有管理,只是换了一个地方而已,甚至比学校课堂要求更高。因此,老师和家长要让孩子意识到空中课堂就是真正的课堂,需要认真对待。在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务必做到灵活机动,保持淡定,有策略地引导孩子进入学习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老师来说,区别于以往的学校课堂,这种在线教学,备课要求更高,不但紧扣知识点,同时更要着重强调重点知识,有的放矢,实现教学的最大效果。疫情之下,孩子的状态肯定也会受到影响,这时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就尤为重要了。孩子们除了每天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之外,还要适度放松,做做家务,锻炼身体,放下作业和练习,开展更加多样的“学习”。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相信,同学们虽然人在家里,心会与老师和同学在一起,一起携手学习、锻炼、劳动、成长。我相信,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都可以共享这来之不易的灿烂春景。到那时,我们定要相约在美丽的校园,为伟大祖国点赞!
“三抓”定乾坤 “三守”见月明
市教体局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任 夏胜先
疫情突袭发愁,空中课堂解忧寿县安丰高中家长 董如军
疫情当前,学生返校一次次推迟,所有复习计划被打乱。缺少了老师的教育和指导,孩子的学习效果没有了保障,此时此刻,我和所有家有考生的父母一样,茫然无助、愁眉不展。正在我担忧和烦恼之际,市教体局急家长之所急,开通了空中课堂网络直播课程,助力高三学子。
空中课堂充分考虑到学生复习备考的需要,不论是作息时间的制定,还是教学进度的安排,都做到了与孩子在校时同步,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学习效率。教学形式上,空中课堂图文并茂、视听一体,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一时难以理解的内容,学生还可以反复回看,不会留下知识死角。授课老师们教学经验丰富,专题讲座针对性强,注重直播互动,很有启发性,大大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尤其是课后辅导方面,学校的任课老师倾情投入,通过个人空间、QQ、微信群进行答疑辅导,及时批改孩子的作业,第一时间反馈,并结合我家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目前,我家孩子正按照空中课堂网络直播课程安排的复习进度,有条不紊地进行各科复习。看到孩子每一天都过得紧张、充实,我对今年的高考充满了信心。
抓实、抓细、抓落地,以钉钉子精神践行初心使命。
守岗、守责、守希望,以勇智谋能打赢疫情阻击战。
在这个非常的假期,每个人心灵都有过震撼,震撼“中国力量”,震撼“中国国士”,震撼万千逆行。而作为淮南市教体局中小学教研室的负责人以及自己率领的团队也汇入震撼之洪流,以“三抓”“三守”为抗“疫”的胜利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三抓”定任务,抓实、抓细、抓落地,以钉钉子精神践行初心使命。
在安徽省启动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淮南市教体局打破常规、顶层设计、科学谋划、提前准备,及时发出了总要求,面对疫情做到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对全市学生做到“课堂进万家 老师在身边”的谋划,全局上下皆为战友。从1月28日到现在,我和教研室的全体战友们坚决做到:课程开发贴心,师资遴选放心,教学过程精心,教学效果开心。如此多“心”齐聚,共同化成了我们淮南市教育人的“碧血丹心”、使命初心。
“三守”见月明。守岗、守责、守希望,以勇智谋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教研室作为线上学习的教学指导组,行动迅速,措施得力,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的优势,展示了精诚团结,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
定岗定责,各尽其能。确定以各科教研员作为学科召集人,确立自己的备课团队,制定备课的程序与方法,最大限度地展示集体作战的团队力量。
守岗守责,各尽其事。成立学科授课组,划分学科阵地,要求他们立岗尽责,开启“磨课”模式,备教材、备学生、备疫情、备心理,务必全方位地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守住希望,今秋颗粒归仓。欲使“停课不停学”落地,我们就要让“课堂走进千家万户”,让“老师随时随处伴在孩子身边”,这辛苦自不必说,但守住希望,比什么都强。如此多“守”在一起,共同铸成了抗疫的钢铁长城,守住了云开见月明。
有了“她”的陪伴,寒假不再寒冷实验中学九(7)班学生 李感兮
新闻推荐
淮南市人力“大军”有力支持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复工复产 “援军”已到,让我唤醒你的春天!
本报讯(记者苏国义摄影报道)江浙沪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阵地,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当地的就业工作和人员流动造成了很大影响,部...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