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潘集区,有一名17岁的小志愿者,本来这个寒假他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回到家里除了专心复习就是开开心心过新年走亲戚。可没想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改变。他没有选择待在家里而是逆行而上,火线加入红十字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至今没有下岗,他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小门神”。他就是淮南市第二十一中学的高二学生杨来福。
杨来福在校期间就经常参加各类社会服务活动,在这次疫情防控初期,看着父母和身边的其他人,尤其是潘集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中,他按捺不住,先是跑到潘集区红十字会捐了压岁钱,又跟着父亲去另一个社区执勤,后得知潘集区许多社区、乡村需要更多的志愿者协助疫情防控,他就缠着潘集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的负责人,安排他到所住的李圩社区东区参与社区执勤任务。面对这个执着热情、充满正气的未成年人,服务队和社区均无法拒绝。
穿上红十字马甲的杨来福,从2月3日起成为这个社区执勤点最忠实、最严格认真的“守门员”,每天测体温、检查出入证、登记信息、宣传通知。从早上7时到晚上10时,除了回家吃饭那一会功夫,他一直在岗位上坚守阵地。尤其是晚上,周围漆黑,单薄的执勤小棚子里灯光昏暗、寒风阵阵,但小来福不急躁、不害怕,耐心值守。
除了执勤,杨来福还抢着给社区环境进行消毒,没有大背桶,他就一手提着消毒液、一手拿着小喷壶一遍遍给社区的各个角落喷洒消毒液。
2月23日下午3时,李圩社区东区执勤点接到社区急电,离执勤点不远的一处芦苇地起火了要赶紧去灭火。身高腿长的杨来福把执勤工作留给别人接替,拔腿就往着火点跑去,第一个赶到了现场。面对熊熊燃烧的芦苇地,他没有一丝犹豫,拿起工具就冲进火场里扑打灭火。不久,在赶来的其他志愿者的协助下大火被扑灭了,来福则满身全是灰尘。要不是来福他们救火及时,大火可能会蔓延影响到村庄,后果不堪设想,社区负责人和大家都为来福点赞。
2月25日,来福刚吃过午饭,在红十字志愿者群里看到一条消息:在幸福家园四期,有一位老奶奶在捡垃圾,家里卫生极差,需要大家相助。来福二话不说骑上自行车就直奔几公里外的老人家里,和其他志愿者不怕脏不怕累给老人收拾整理屋里乱七八糟的破烂,打扫卫生,避免老人疫情期间染上疾病。
从2月29日起,表现优异的杨来福和潘集区其他红十字志愿者一起又领了区文明办点名指派的新任务,在当地恢复营业的潘集区最繁华的地下商业街出入口执行疫情防控,小来福在新的阵地又上岗了。这个商业街人流较大,来福手持测温计不停地测,看到不戴口罩的劝阻不得进入,口罩没戴好的,提醒戴好再进,俨然是个忠于职守的大人。
这一个多月来虽然耽误了来福不少时间,但他却说这是他人生一段宝贵的经历,是书上学不到的。
新闻推荐
2月26日,淮南通商农商银行领导来到了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慰问该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米伟。...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