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廖凌云通讯员王团超
2020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即将到来,淮南市市场监管局、市消保委积极做好各类投诉举报的办理工作,根据近期受理的投诉举报情况来看,消费者投诉举报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购买防疫产品中的价格、产品质量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因疫情影响退订酒店、婚庆、宴会、旅游等各类消费活动引发的退费纠纷问题。
对此,市消保委发布消费警示,希望广大消费者在疫情防控期间能够理性消费,科学防护,从自我做起,共同战胜疫情。
购买药物要留心
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要主动掌握正确用药知识。药品不同于其他商品,不当服用可能会产生反作用,广大消费者在购买药物时,一要听医嘱,不要凭个人感觉,更不要轻信广告;二要看剂量,不要乱服用。每一种药物都有相应的用药量,超剂量服用不会增加治疗效果,更容易带来药物中毒;购买处方药时,应当自觉遵守国家处方药管理的有关规定,凭处方购买,主动提供经过医师诊断开具的药品处方。三要看疗效,及时看医生。消费者自行购买药物服用一定时间效果不明显的,要及时到医院就医,不要拖延耽误。
此外,家里常备药品要定期查看是否过了有效期,是否存在变质情况,保障用药安全。
口罩消费需理性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出行人流增加,口罩销售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刻意追逐口罩防护等级,一般的医用防护口罩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时要做到按需使用、按功能使用,避免过度使用和不当使用,不要浪费。注意购买渠道,到证照齐全的正规商家、药房、平台购买,要认准商家是否具有营业执照和医疗器械经营资质,不要随意通过微信朋友圈或个人私下购买,以免上当受骗。
消费者在购买防疫物品时一定要做好相关证据留存,如索要发票、做好消费记录、聊天内容和截图等,并要清楚的获知卖家信息,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
预付卡消费要谨慎
目前,预付式消费模式在健身、美容美发、餐饮、教育培训、家装、摄影、娱乐等行业中大量应用,有关预付卡、会员卡、预付费的各种消费纠纷不断增多,商家卷款逃逸情况频发。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防范风险意识,警惕预付式消费陷阱。办理预付卡应根据自身实际需要,不要被商家的推销让利所诱惑,不能因商家的优惠幅度大就忽视了潜在的风险。
在办理预付式消费卡时,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最好签订书面合同。签订合同之前,要看清合同条款内容,事先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遇到约定不清或不公平、不合理条款时应及时提出质疑,不要轻率签字。消费者办理预付式消费卡后,要索取票据,妥善保管好发票、消费凭证和合同。发生消费纠纷拨打12315或向当地消保委投诉,商家恶意卷款跑路,涉嫌诈骗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新闻推荐
春节,本该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却因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而变得沉重,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