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尊医重卫,佑护你我!4月18日上午,笔者严格按照院感要求,沿“三区三道”(办公区、急诊感染透析区、普通透析区和患者通道、医务人员通道、污染物通道),第一次进入北方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血透室)采访,听杨炜炜主任和杨丽萍护士长介绍后,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没想到这里竟然住着62位病患者在透析。
他们对北方医院“血透人”有口皆碑!笔者耳濡目染,深感“血透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杨炜炜主任和杨丽萍护士长介绍,科室成立20年来,一代又一代“血透人”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用爱心、耐心、细心,确保医疗安全,没有出现过任何院感安全事故,“血透人”创造了一系列一流辉煌业绩:2018年在全省皖净天使操作大赛中获奖;2018年度荣获院长行政查房第一名;2019年在全省第14届操作大赛中获奖;2019年北方医院感控先进科室。护士长杨丽萍,还荣获2015—2016年度新华医疗集团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2017年度全院护士长综合目标考核第一名,2018年度护理大赛征文第一名……在杨炜炜、杨丽萍的陪同下,笔者当天上午参观了血液净化中心,并随机采访了几位透析患者,几乎每位透析患者,都是有故事的人。
故事一:“轮椅用不上了,我要走回家”
家住潘集区田集街道58岁的女患者李某,患慢性肾功能衰竭,加上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等疾病,全身水肿,站立行走困难。今年2月13日,女儿杨某专门购买一个轮椅,把母亲李某推来北方医院求医,经过神经内科副主任曹先圣接诊治疗后,又到血液净化中心透析。笔者去病床看望她时,她说:“我原以为轮椅推来,可能活不过去了,经过北方医院治疗后,没想到情况明显好转,吃饭、讲话都正常了,自己还能下床行走,我对女儿说,轮椅用不上了,推回去吧!我走回老家去……”
故事二:“淮南市第一例人造血管”
家住潘集区泥河镇的28岁女孩李某晶,进行过肾移植,去年5月份开始,来北方医院透析,因自己的血管达不到流量,此前植入了人造血管,此乃淮南市第一例。杨丽萍护士长让笔者摸一摸正在透析的人造血管,手感不一样。女孩李某晶说:“我现在很好,是北方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故事三:“考察过了,北方医院的环境舒适,治疗效果好”
潘集区77岁的朱某中老人,原在市区一家大医院医治,因治疗时间长,离家远,很不方便,便想回潘集来治,又担心环境和治疗效果问题。在子女到北方医院考察后,感觉不错,便把老人接来住,住后,老人感到非常满意。笔者见这位老人家时,他说:“考察过了,这里与市里大医院相比一点也不差,我哪里都不去,就在这里治疗了!”
通过采访,笔者深深感受到北方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是一支爱心团队,科室领导打造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体现人文关怀,提升了职工的归属感,激发了职工为患者服务的责任感和爱院情怀!
本报通讯员 石秀仁 张小兵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明星)4月28日上午,在大通区法治文化广场,一场由淮南市美发美容协会组织开展的为环卫工人义务理发活动正在进行,...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